木面

《本草纲目》果部
《本草纲目》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音梭,《海药》)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木(音襄)。

  时珍曰︰字韵书不载,惟孙《唐韵》莎字注云︰树似桄榔。则字当作莎衣之莎。

  其叶离披如莎衣之状,故谓之莎也。张勃《吴录‧地理志》言,交趾木,皮中有白粉如米屑,干之捣末,以水淋过似面,可作饼食者,即此木也。后人讹为莎,音相近尔。杨慎《卮言》乃谓木即桄榔,误矣。按左思《吴都赋》云︰面有桄榔。又曰︰文、、桢、,既是一物,不应两用矣。

  【集解】曰︰按︰《蜀记》云︰木生南中八郡。树高十许丈,阔四、五围。峰头生叶,两边行列如飞鸟翼。皮中有白面石许,捣筛作饼,或磨屑作饭食之,彼人呼为面,轻滑美好,胜于桄榔面也。

  藏器曰︰木生岭南山谷。大者木皮内出面数斛,色黄白。

  时珍曰︰按︰刘欣期《交州记》云︰都勾树似棕榈,木中出屑如桄榔面,可作饼饵。恐此即木也。

  面

  【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补益虚冷,消食(李)。

  温补。久食不饥,长生(藏器)。

  果部相关波罗蜜 桄榔子 无漏子 椰子 大腹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五子实 五敛子 毗梨勒 庵摩勒 木威子 橄榄核 橄榄仁 橄榄实

《果部·本草纲目》果部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茎,桃白皮 桃胶 桃符 桃橛  栗实 栗内薄皮 栗壳 栗毛球 栗花 栗树皮 栗根 天师栗  生枣 大枣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枣叶 枣木心 枣根 枣皮 仲思枣 苦枣  梨实 梨花 梨叶 梨木皮 鹿梨 棠梨 海红(海棠梨) 木瓜 楂子  温孛 山楂 赤爪木 庵罗果 柰(频婆) 林檎(文林郎果)  漆柿(绿柿)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安石榴 甘石榴 酸石榴 酸榴皮 酸榴东行根 榴花  橘实 黄橘皮 青橘皮 橘瓤上筋膜 橘核 橘叶    枸橼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山婴桃 银杏 胡桃 胡桃仁 油胡桃 胡桃青皮 胡桃树皮 胡桃壳  阿月浑子 槠子 钩栗 橡实 槲实 荔枝 荔枝实 荔枝核 荔枝壳 荔枝花,荔枝皮根 龙眼 龙眼实 龙眼核 龙荔 橄榄 橄榄实 橄榄仁 橄榄核 木威子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波罗蜜 无花果 阿勒勃 沙棠果 蟾子 麂目 都桷子 都念子 都咸子 摩厨子 韶子 马槟榔 枳(蜜枳) 秦椒 蜀椒 崖椒 蔓椒 地椒 胡椒 毕澄茄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醋林子  皋芦 甜瓜 瓜蒂 西瓜 葡萄 婴郁 猕猴桃 甘蔗 沙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莲实  藕丝菜 藕节 莲薏(苦薏) 莲蕊须 莲花 莲房 荷叶 红白莲花 芰实 芰花 乌菱壳 芡实 乌芋 慈菇 附录诸果 诸果有毒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