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李时珍曰︰凡草木之可茹者谓之菜。韭、薤、葵、葱、藿,五菜也。《素问》云︰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古者三农生九谷,场圃艺草木,以备饥馑,菜固不止于五而已。我国初周定王图草木之可济生者四百余种,为《救荒本草》,厥有旨哉。夫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谨和五味,脏腑以通,气血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可以长久。是以内则有训,食医有方,菜之于人,补非小也。但五气之良毒各不同,五味之所入有偏胜,民生日用而不知。乃搜可茹之草,凡一百五种为菜部。分为五类︰曰薰辛,曰柔滑,曰,,曰水,曰芝,。旧本菜部三品,共六十五种。今并入五种,移十三种入草部,六种入果部。自草部移入及并二十三种,自谷部移入一种,果部移入一种,外类有名未用移入三种。

  《神农本草经》一十三种(梁陶弘景注),《名医别录》一十八种(梁陶弘景注),《唐本草》七种(唐苏恭),《千金食治》二种(唐孙思邈),《本草拾遗》一十三种(唐陈藏器),《食疗本草》三种(唐孟诜、张鼎),《食性本草》一种(南唐陈士良),《蜀本草》,二种(蜀韩保升),《日华本草》二种(宋人大明),《开宝本草》六种(宋马志),《嘉本草》九种(宋掌禹锡),《图经本草》四种(宋苏颂),《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日用本草》三种(元吴瑞),《食物本草》二种(明汪颖),《食鉴本草》一种(明宁原)《救荒本草》二种(明周王),《本草纲目》一十六种(明李时珍)

  【附注】

  魏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宋雷,《炮炙》,齐徐之才《药对》,唐甄权《药性》,萧炳《四声》,唐李,《海药》,杨损之《删繁》,宋寇宗奭《衍义》,金张元素《珍珠囊》,元李杲《法象》,王好古《汤液》,元朱震亨《补遗》,明汪机《会编》明陈嘉谟《蒙筌》

  菜部相关胡麻 互考诸菜 石耳 地耳 芦菌 竹蓐 地芩 土菌 舵菜 鸡菌 蘑菰蕈 天花蕈 葛花菜 香蕈 皂荚蕈 杉菌

《菜部·本草纲目》菜部  韭子 山韭  葱茎白 葱茎白叶 葱茎白汁 葱茎白须 葱茎白花 葱茎白实 薤白 胡葱  蒜叶 山蒜  五辛菜 芸苔   白芥 芜菁 莱菔 生姜 干姜 茼蒿 邪蒿 胡荽 胡萝卜 水英(芹菜)  紫堇 马蕲 茴香,八角珠 莳萝 罗勒 白花菜 辣米菜 草豉  蕹菜 甜菜 东风菜 护生草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水苦(谢婆菜) 翻白草 仙人杖草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水蕨  翘摇 鹿藿 灰涤菜(金锁夭)  秦荻藜 醍醐菜 芋(蹲鸱,土芝) 土芋 薯蓣 零余子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茄子 苦茄 壶卢 壶瓠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似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青芝(龙芝) 赤芝(丹芝) 黄芝(金芝) 白芝(玉芝,素芝) 黑芝(玄芝) 紫芝(木芝) 木耳 桑耳 槐耳 榆耳 柳耳 柘耳 杨栌耳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菌 舵菜 土菌 地芩 竹蓐 芦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