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粉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谷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气味】甘,凉、平,无毒。

  原曰︰其胶粘者,脾胃虚人不可多食。

  瑞曰︰勿近杏仁,则烂不能作索。

  【主治】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吴瑞)。痘疮湿烂不结痂者,干扑之良(宁原)。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解诸药毒死,心头尚温者(时珍)。解菰菌、砒毒(汪颖)。

  【发明】时珍曰︰绿豆色绿,小豆之属木者也,通于厥阴、阳明。其性稍平,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浓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但以作凉粉,造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皆人所为,非豆之咎也。豆粉须以绿色粘腻者为真。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神效,丹溪朱氏有论发挥。

  震亨曰︰《外科精要》谓内托散,一日至三日进十数服,可免毒瓦斯内攻脏腑。窃详绿豆解丹毒,治石毒,味甘,入阳明,性寒能补,为君。以乳香去恶肿,入少阴,性温善窜为佐。甘草性缓,解五金、八石、百药毒为使。想此方专为服丹石发疽者设也。若夫年老者、病深者、证备者、体虚者,绿豆虽补,将有不胜其任之患。五香连翘汤亦非必用之剂。必当助气壮胃,使根本坚固,而行经活血为佐,参以经络时令,使毒瓦斯外发,此则内托之本意,治施之早,可以内消也。

  【附方】新十二。

  护心散又名内托散、乳香万全散。凡有疽疾,一日至三日之内,宜连进十余服,方免变证,使毒瓦斯出外。服之稍迟,毒瓦斯内攻,渐生呕吐,或鼻生疮菌,不食即危矣。四、五日后,亦宜间服之︰用真绿豆粉一两,乳香半两,灯心同研和匀,以生甘草浓煎汤调下一钱,时时呷之。若毒瓦斯冲心,有呕逆之证,大宜服此。盖绿豆压热下气,消肿解毒。乳香消诸痈肿毒。服至一两,则香彻疮孔中,真圣药也。(李嗣立《外科方》)。

  疮气呕吐︰绿豆粉三钱,干胭脂半钱,研匀。新汲水调下,一服立止。(《普济》)。

  霍乱吐利︰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即愈。(《生生编》)。

  解烧酒毒︰绿豆粉荡皮,多食之即解。

  解鸩酒毒︰绿豆粉三合。水调服。

  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

  解诸药毒已死,但心头温者︰用绿豆粉调水服。(《卫生易简方》)。

  打扑损伤︰用绿豆粉新铫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其效如神。此汀人陈氏梦传之方。(《澹寮方》)。

  杖疮疼痛︰绿豆粉,炒研,以鸡子白和涂之,妙。(《生生编》)。

  外肾生疮︰绿豆粉、蚯蚓粪等分。研涂之。

  暑月痱疮︰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加蛤粉二两。(《简易方》)。

  一切肿毒初起︰用绿豆粉(炒黄黑色),猪牙皂荚一两,为末,用米醋调敷之。皮破者油调之。(邵真人《经验方》)。

  谷部相关豆皮 绿豆 腐婢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豆花 豆叶 大豆皮 黑大豆(黑豆)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叶 薏苡根 薏苡仁

《谷部·本草纲目》谷部 胡麻 白油麻 胡麻油 亚麻 大麻 麻勃  麻仁 麻油 麻叶 黄麻 麻根 沤麻汁 小麦 麦麸  麦粉 面筋 麦苗 大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稻穰  粳米 淅二泔(米沈) 炒米汤 禾秆 占稻(早稻)   丹黍米 蜀黍 玉蜀黍  黄粱米 白粱米 青粱米  粟米 粟泔汁 粟糖 粟奴  龙爪粟,鸭爪稗  野狼尾草 东蓬葵 菰米 蓬草子 皇草 自然谷 薏苡 薏苡仁 薏苡根 薏苡叶 罂子粟 阿芙蓉 大豆 黑大豆(黑豆) 大豆皮 豆叶 豆花 大豆黄卷 黄大豆 赤小豆 腐婢 绿豆 绿豆粉 豆皮 白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蛾眉豆(沿篱豆) 白扁豆 白扁豆花 刀豆 黎豆 大豆豉 淡豉 蒲州豉 豆黄 豆腐 陈廪米  青精干石饭     寒具(环饼,捻头) 蒸饼 女曲(黄子) 黄蒸(麦黄) 曲(酒母,酒曲) 小麦曲 大麦曲 面曲,米曲 神曲 红曲  饴糖  榆仁酱 芜荑酱  米醋  米酒 糟笋节中酒 东阳酒 姜酒 葱豉酒 戊戌酒 烧酒 葡萄酒 酿酒  酒糟 大麦醋糟 干饧糟 米秕 舂杵头细糠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