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铜
(《唐本草》)
【释名】红铜(《纲目》)、赤金(弘景),屑名铜落、铜末、铜花、铜粉、铜砂。
时珍曰︰铜与金同,故字从金、同也。
【集解】弘景曰︰铜为赤金,生熟皆赤,而本草无用。今铜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下品之例也。
时珍曰︰铜有赤铜、白铜、青铜。赤铜出川、广、云、贵诸处山中,土人穴山采矿炼取之。白铜出云南,青铜出南番,唯赤铜为用最多,且可入药。人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铜。《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今则不知其几也。
《宝藏论》云︰赤金一十种︰丹阳铜、武昌白慢铜、一生铜、生银铜,皆不出陶冶而生者,无毒,宜作鼎器。波斯青铜,可为镜。新罗铜,可作钟。石绿、石青、白、青等铜,并是药制成。铁铜以苦胆水浸至生赤,煤熬炼成而黑坚。锡坑铜大软,可点化。自然铜见本条。《鹤顶新书》云︰铜与金银同一根源也,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二百年而生石,铜始生于中,其气禀阳,故质刚戾。《管子》云︰上有陵石,下有赤铜。《地镜图》云︰山有磁石,下有金若铜。草茎黄秀,下有铜器。铜器之精,为马为僮。《抱朴子》云︰铜有牝牡。在火中尚赤时,令童男、童女以水灌之,铜自分为两段,凸起者牡也,凹下者牝也。以牝为雌剑,牡为雄剑,带之入江湖,则蛟龙水神皆畏避也。
金部相关:赤铜屑 朱砂银 银膏 锡吝脂 银 金浆 金屑 金 草部 《名医别录》 别羁 屈草 猪窠草 鸡窠草 燕蓐草 产死妇人冢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