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别录》上品)

  【校正】并入《别录》玉屑。

  【释名】玄真。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锐廉而不技,洁也。其字象三玉连贯之形。葛洪《抱朴子》云︰玄真者,玉之别名也,服之令人身飞轻举。故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极。

  【集解】《别录》曰︰玉泉、玉屑,生蓝田山谷,采无时。

  弘景曰︰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洁白如猪膏,叩之鸣者,是真也。其比类者,甚多相似,宜精别之。所以燕石入笥,卞氏长号也。曰︰《异物志》云︰玉出昆仑。《别宝经》云︰凡石韫玉,但将石映灯看之,内有红光,明如初出日,便知有玉也。

  颂曰︰今蓝田、南阳、日南不闻有玉,惟于阗出之。晋平居诲为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作《行程记》,载其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其地有禁,器用服食,往往用玉。各地所有,亦自彼来。王逸《玉论》,载玉之色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者时有,黄赤者绝无,虽礼之六器,亦不能得其真者。今仪州出一种石,如蒸栗色,彼人谓之栗玉,或云亦黄玉之类,但少润泽,声不清越,为不及也。然服食者,惟贵纯白,他色亦不取焉。

  承曰︰仪州栗玉,乃黄石之光莹者,非玉也。玉坚而有理,火刃不可伤。此石小刀便可雕刻,与阶州白石同体而异色尔。时珍曰︰按︰《太平御览》云︰交州出白玉,夫余出赤玉,挹娄出青玉,大秦出菜玉,西蜀出黑玉。蓝田出美玉,色如蓝,故曰蓝田。

  《淮南子》云︰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得天地之精也。观此诸说,则产玉之处亦多矣,而今不出者,地方恐为害也,故独以于阗玉为贵焉。古礼玄圭苍璧,黄琮赤璋,白琥玄璜,以象天地四时而立名尔。《礼记》云︰石蕴玉则气如白虹,精神见于山川也。《博物志》云︰山有谷者生玉。《尸子》云︰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地镜图》云︰二月山中草木生光下垂者有玉,玉之精如美女。《玉书》云︰玉有山玄文,水苍文,生于山而木润,产于水而流芳,藏于璞而文采露于外。观此诸说,则玉有山产、水产二种。各地之玉多在山,于阗之玉则在河也。其石似玉者,、琨、、璁、璎也。北方有罐子玉,雪白有气眼,乃药烧成者,不可不辨,然皆无温润。《稗官》载火玉色赤,可烹鼎;暖玉可辟寒;寒玉可辟暑;香玉有香;软玉质柔;观日玉,洞见日中宫阙,此皆希世之宝也。

  宗奭曰︰燕玉出燕北,体柔脆如油,和粉色,不入药用。

  石部相关玉屑 马镫 铁钉 钥匙 铁锁 铁甲 铁镞 布针 故锯 剪刀股 大刀环 铁刀 铁斧 铁铳 诸铁器 铁浆

《石部·本草纲目》石部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