礞石

《本草纲目》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宋《嘉》)

  【释名】青礞石时珍曰︰其色然,故名。

  【集解】时珍曰︰礞石,江北诸山往往有之,以山出者为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佳。坚细而青黑,打开中有白星点,后则星黄如麸金。其无星点者,不入药用。通城县一山产之,工人以为器物。

  【修治】时珍曰︰用大坩锅一个,以礞石四两打碎,入硝石四两拌匀。炭火十五斤簇定,至硝尽,其石色如金为度。取出研末,水飞去消毒,晒干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食积不消,留滞脏腑,宿食症块久不瘥。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症,攻刺心腹。得巴豆、砂、大黄、荆三棱作丸服,良(《嘉》)。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时珍)。

  【发明】时珍曰︰青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之药。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汤衡《婴孩宝书》,言礞石乃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糁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气弱脾虚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

  【附方】新四。

  滚痰丸︰通治痰为百病,惟水泻双娠者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两(过研飞晒干,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王隐君《养生主论》)

  一切积病︰金宝神丹︰治一切虚冷久积,滑泄久痢,癖块,血刺心腹,下痢,及妇人崩中漏下。青礞石半斤(为末),硝石(末)二两。坩锅内铺头盖底,按实。炭火二十斤,过取出,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锅内,小火红,收之。每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温水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泻痢,加至五、七丸。(《杨氏家藏方》)

  急慢惊风︰夺命散︰治急慢惊风,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须臾,服此坠下风痰,乃治惊利痰之圣药也。真礞石一两,焰硝一两。同过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急惊痰热者,薄荷自然汁入生蜜调下;慢惊脾虚者,木香汤入熟蜜调下。亦或雪糕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汤氏《婴孩宝书》)

  小儿急惊︰青礞石,磨水服。(《卫生方》)

  石部相关花乳石 婆娑石 金星石 土黄 砒石 握雪石 特生石 太白石(白石) 石胆 白青 扁青 绿青 曾青 空青 石中黄子 太一余粮

《石部·本草纲目》石部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