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剂

《本草纲目》序例
《本草纲目》序例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徐之才曰︰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而《本经》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矣。

  宣剂之才曰︰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

  杲曰︰外感六淫之邪,欲传入里,三阴实而不受,逆于胸中,天分气分窒塞不通,而或哕、或呕,所谓壅也。三阴者,脾也。故必破气药,如姜、橘、藿香、半夏之类,泻其壅塞从正曰︰俚人以宣为泻,又以宣为通,不知十剂之中已有泻与通矣。仲景曰︰春病在头,大法宜吐,是宣剂即涌剂也。《经》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是矣。凡风痫中风,胸中诸实,痰饮寒结,胸中热郁,上而不下,久则嗽喘满胀、水肿之病生焉,非宣剂莫能愈也。吐中有汗,如引涎、追泪、嚏鼻,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完素曰︰郁而不散为壅,必宣以散之,如痞满不通之类是矣。攻其里,则宣者上也,泄者下也。涌剂则瓜蒂、栀子之属是矣。发汗通表亦同。

  好古曰︰《经》有五郁︰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皆宣也。

  曰︰宣,扬制曰宣朗,君召臣曰宣唤,臣奉君命宣布上意,皆宣之意也。

  时珍曰︰壅者,塞也;宣者,布也,散也。郁塞之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或郁久生病,或病久生郁。必药以宣布敷散之,如承流宣化之意,不独涌越为宣也。是以气郁有余,则香附、抚芎之属以开之;不足,则补中益气以运之。火郁微,则山栀、青黛以散之;甚,则升阳解肌以发之。湿郁微,则苍术、白芷之属以燥之;甚,则风药以胜之。痰郁微,则南星、橘皮之属以化之;甚,则瓜蒂、藜芦之属以涌之。血郁微,则桃仁、红花以行之;甚,则

  序例相关通剂 采药分六气岁物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神农本经》名例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历代诸家本草 小儿惊痫 痘疮 诸疳 惊痫 小儿初生诸病 阴病 产后 产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