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

《本草纲目》兽部
《本草纲目》兽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修治】

  曰︰麋角,顶根上有黄毛若金线,兼旁生小尖也、色苍白者为上。

  诜曰︰凡用麋角,可五寸截之,中破,炙黄为末,入药。

  时珍曰︰麋鹿茸角,今人罕能分别。陈自明以小者为鹿茸,大者为麋茸,亦臆见也。不若亲视其采取时为有准也。造麋角胶、麋角霜,并与鹿角胶、鹿角霜同法。又《集灵方》云︰用麋角一双,水浸七日,刮去皮,锉屑。以银瓶盛牛乳浸一日,乳耗再加,至不耗乃止。用油纸密封瓶口。别用大麦铺锅中三寸,上安瓶,再以麦四周填满。入水浸一伏时,水耗旋加,待屑软如面取出,焙研成霜用。

  【气味】

  甘,热,无毒。

  【主治】

  风痹,止血,益气力(《别录》)。刮屑熬香,酒服,大益人(弘景。出《彭祖传》中)。酒服,补虚劳,添精益髓,益血脉,暖腰华》)。作粉常服,治丈夫冷气及风,筋骨疼痛。若猝心痛,一服立瘥。浆水磨泥涂面,令人光华,赤白如玉可爱(孟诜)。滋阴养血,功与茸同

  【发明】

  诜曰︰麋角常服,大益阳道,不知何因与肉功不同也。煎胶与鹿角胶同功,茸亦胜鹿茸,仙方甚重之。

  恭曰︰麋茸功力胜鹿茸,角煮胶亦胜白胶。详见鹿茸、鹿角下。

  《日华》曰︰麋角属阴,故治腰膝不仁,补一切血病也。

  时珍曰︰鹿之茸角补阳,右肾精气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补阴,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虽具,而理未发出,故论者纷纭。又《杨氏家藏方》,治虚损有二至丸,两角并用。但其药性过温,止宜于阳虚寒湿血痹者耳,于左肾无与焉。孙思邈《千金方》言︰麋角丸凡一百一十方,惟容成子羔所服者,特出众方之外,子羔服之羽化。今观其方,比二至丸似可常服,并集于下。

  【附方】

  新五。

  麋角丸︰补心神,安脏腑,填骨髓,理腰脚,能久立,聪耳明目,发白更黑,貌老还少。

  凡麋角,取当年新角连脑顶者为上,看角根有斫痕处,亦堪用。蜕角根下平者,不堪。取角五具,或四具、三具、二具、一具为一剂。去尖一大寸,即角长七八寸,取势截断,量把镑得。即于长流水软即将出,削去皱皮,以利镑镑取白处,至心即止。以清粟米泔浸两宿,初经一宿即干,握沥去旧水,置新绢上曝干,择去恶物粗骨皮及镑不匀者。以无灰美酒于大瓷器中浸,经两宿,其药及酒俱入净釜中。初用武火煮一食久,后以文火微煎,如蟹目沸。以柳木篦徐徐搅,不得住手,时时添酒,以成煎为度。煎时皆须平旦下手,不得经宿。仍看屑消如稀胶,即以牛乳五升,酥一斤,以次渐下后项药。仍以麋角一条,炙令黄为末,与诸药同制之。槟榔、通草、秦艽、肉苁蓉、人参、菟丝子(酒浸两宿,晒干别捣)、甘草各一两,上捣为末。将胶再煎一食顷,似稀稠粥即止火。少时投诸药末相和,稠粘堪作丸,即以新器盛贮,以众手一时丸如梧桐子大。如粘手,著少酥涂手。其服饵之法︰空腹以酒下之,初服三十丸,日加一丸,加至五十丸为度,日二服。初服一百日内,忌房室。服经一月,腹内诸疾自相驱逐,有微利勿怪。渐后多泄气能食。患气者,加枳实、青木香各一两。服至二百日,面皱光泽。一年,齿落更生,强记,身轻若风,日行数百里。二年,令人肥饱少食;七十以上服之,却成后生。

  三年,肠作筋髓,预见未明。四年,常饱不食,自见仙人。三十下服之不辍,颜一定而不变。

  修合时须在净室中,勿令阴人、鸡、犬、孝子等见。妇人服之尤佳。如饮酒食面,口干眼涩内热者,即服三黄丸微利之。如此一度发动以后,方始调畅也。(《千金》)

  二至丸︰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湿,壮筋骨。用鹿角(镑细,以真酥一两,无灰酒一升,慢火炒干,取)四两,麋角(镑细,以真酥二两,米醋一升煮干,慢火炒干,取)半两,苍耳子(酒浸一宿,焙)半斤,山药、白茯苓、黄(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肉苁蓉(酒浸,焙)、远志(去心)、人参、沉香各二两,熟附子一两,通为末,酒煮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麋角丸︰《三因方》︰治五痿,皮缓毛瘁,血脉枯槁,肌肤薄著,筋骨羸弱,饮食不美,四肢无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熟地黄四两,用大麦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以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麦,各焙为末。以浸药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和,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温酒或米汤送下,日三服。一方只用麋角(镑屑,酥炒黄色)五两,熟附子(末)半两,酒糊丸服。

  麋角霜丸︰补元脏,驻颜色。用麋角一副(水浸七日,刮去皱皮,镑为屑,盛在一银瓶内,以牛乳汁浸一日,常令乳高二寸,如乳耗更添,直候不耗,用油单数重密封瓶口,别用大麦一斗,安在甑内,约浓三寸,上安麋角瓶,更用大麦周遭填实,露瓶口,不住火蒸一复时,如锅内水耗,即旋添热汤,须频看角屑粉烂如面,即住火取出,用细筛子漉去乳,焙干,每料八两),附子(炮裂去皮)、干山药各三两,上为末,蒸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用温盐酒送下。炼蜜丸亦可。(《总录》)

  麋角丸︰彭祖云︰使人丁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角。其法︰刮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雀卵和丸,日服二十丸,温酒下,二十日大效。亦可单熬为末酒服,亦令人不老,但性缓不及附子者。(《彭祖服食经》)

  兽部相关麋骨 麋茸 麋肉 麋脂(宫脂)  鹿粪 鹿皮 鹿靥 鹿筋 鹿胆 鹿肾 鹿血 鹿精 鹿脑 鹿髓 鹿脂

《兽部·本草纲目》兽部  猪肉 脂膏 猪脑 猪髓 猪血 猪心 猪肝 猪脾 猪肺 猪肾(腰子) 猪胰(肾脂、KT) 猪肚 猪肠 猪脬(猪胞) 猪胆 猪肤 耳垢 鼻唇 猪舌 瘿气(猪靥) 猪骨 豚卵(猪石子) 母猪乳 猪蹄 猪尾 猪毛 猪屎(猪零) 猪汤 猪窠中草 缚猪绳  狗蹄肉 狗血 乳汁(狗乳) 脂并KT(狗脂) 狗脑 狗涎 狗心 狗肾 狗肝 狗胆 牡狗阴茎 阴卵(狗阴卵) 狗皮 狗毛 狗齿 狗头骨(狗头) 狗骨 狗屎  羊肉 羊头(头蹄) 羊皮 羊脂 羊血 羊乳 羊脑 羊髓(羊骨髓) 羊心 羊肺 羊肾 羊石子(羊外肾) 羊肝 羊胆 羊胃(羊肚) 羊脬 羊胰 羊舌 羊靥 羊眼(羊眼睛) 羊角 羊齿 羊头骨 羊脊骨 羊尾骨 羊胫骨 羊悬蹄毛 羊须 羊溺 羊屎 羊子 胡羊 黄羊  黄牛肉 水牛肉 牛头蹄(牛蹄) 牛鼻 牛皮 牛乳 牛血 牛脂 牛髓 牛脑 牛心 牛脾 牛肺 牛肝 牛肾 牛胃 牛胆 牛胞衣 牛喉 牛靥 牛齿 牛角 牛骨 牛蹄甲 牛阴茎 牯牛卵囊 牛毛 牛鼻津 牛耳垢 牛溺 牛屎 黄犊子脐屎 牛屎中大豆 牛转草 牛鼻  马肉 马膏 马乳 马心 马肺 马肝 马肾 白马阴茎 驹胞衣 马眼 夜眼(马眼) 牙齿(马牙) 马骨 马头骨 马胫骨 马悬蹄 马皮 马毛 马尾 马脑 马血 马汗 白马溺 白马通(马屎) 屎中粟(马屎) 马绊绳  驴肉 驴头肉 驴脂 驴髓 驴血 驴乳 驴阴茎 驴驹衣 驴皮 驴毛 驴骨 驴头骨 驴悬蹄 驴溺(驴尿) 驴屎 驴耳垢 驴尾轴垢 驴溺下泥 驴槽  骡肉 骡蹄 骡屎  驼宗曰 驼肉 驼乳 驼黄 驼毛 驼屎   牛酥 醍醐 乳腐 阿胶 黄明胶 牛黄  狗宝 底野迦 诸血 诸朽骨 震肉 败鼓皮  乌毡 六畜毛蹄甲 六畜心 诸肉有毒 解诸肉毒  狮屎  虎骨 虎肉 虎膏(虎脂) 虎血 虎肚 虎肾 虎胆 虎睛 虎鼻 虎牙 虎皮 虎须 虎屎  豹肉 豹脂 豹鼻 豹头骨  犴(貘犴) 貘皮 貘膏 貘尿  象牙 象肉 象胆 象睛 象皮 象骨  犀角 野马 野马肉 野马阴茎 野猪 野猪肉 野猪脂 野猪黄 野猪胆 野猪齿 野猪头骨 野猪外肾 野猪皮 豪猪 豪猪肉 豪猪肚(豪猪屎)  熊脂 熊肉 熊掌 熊胆 熊脑髓 熊血 熊骨 羚羊 羚羊角 羚羊肉 羚羊肺 羚羊胆 羚羊鼻 山羊 山羊肉 鹿 鹿茸 鹿角 鹿齿 鹿骨 鹿肉 鹿头肉 鹿蹄肉 鹿脂 鹿髓 鹿脑 鹿精 鹿血 鹿肾 鹿胆 鹿筋 鹿靥 鹿皮 鹿粪  麋脂(宫脂) 麋肉 麋茸 麋角 麋骨 麋皮 双头鹿  麂肉 麂头骨 麂皮  獐肉 獐髓脑 獐骨  麝脐香(麝香) 麝肉 灵猫 灵猫肉 灵猫阴  猫肉 猫头骨 猫脑 猫睛(猫眼睛) 猫牙 猫舌 猫涎 猫肝 猫胞衣 猫皮毛(猫毛) 猫屎  狸肉 狸膏 狸肝 狸阴茎 狸骨 狸屎 风狸 风狸脑 风狸尿  狐肉 狐五脏(狐肠,狐肚) 狐胆 狐阴茎 狐头 狐目 狐鼻 狐唇 狐四足(狐足) 狐皮 狐尾 雄狐屎  貉肉  湍肉 湍膏 湍胞 湍骨  獾肉 木狗 木狗皮 豺(豺狗) 豺肉 豺皮 野狼 野狼筋 野狼肉 野狼膏 野狼牙 野狼喉靥 野狼皮 野狼尾 野狼屎 野狼屎中骨  兔肉 兔血 兔脑 兔骨 兔头(兔头骨) 兔肝 兔皮毛(兔毛,兔皮) 兔屎 败笔(笔头灰) 山獭 山獭阴茎 山獭骨 水獭 水獭肉 水獭肝 水獭肾 水獭胆 水獭髓 水獭骨 水獭足 水獭皮毛 水獭屎 海獭 腽肭兽(海狗) 腽肭脐(海狗肾)   牡鼠 鼠肉 鼠肝 鼠胆 鼠印 鼠脂 鼠脑 鼠头 鼠目 鼠涎 鼠脊骨 鼠四足(鼠足,鼠尾) 鼠皮 鼠粪(鼠屎) 鼹鼠 鼹鼠肉 鼹鼠膏 鼹鼠粪 隐鼠 隐鼠膏 鼠肚 硕鼠 竹鼠 土拨鼠 貂鼠 黄鼠 黄鼠肉 鼬鼠 鼷鼠 食蛇鼠 虎鼠 猕猴 猕猴肉 猕猴头骨 猕猴手 猕猴屎 猕猴皮  果然 果然肉 猩猩 猩猩肉 狒狒 罔两 彭侯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