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谷部

  赤小豆

  【释名】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

  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加花咸少许。

  乳汁不通:用赤小豆煮汁饮之。

  前疽初作:用赤小豆末调水敷涂。

  肋颊热肿:用赤小豆和蜜敷涂,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更好。

  丹毒如火:用赤小豆末调鸡蛋白,随时敷涂。

  小便频数:用小豆叶一斤,在豉汁中煮成汤吃下。

  小儿遗尿:用小豆叶捣汁服下。

  【附方】

  谷部药材绿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参子   玉蜀黍 蜀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