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的占卜方式
利用占卜时的时辰干支按照其所附之公式,再换算其所对应的人事物,依占卜者之经验综合判断,而给予求问者解惑。(增补)27-05-20070:52:00古有六壬摇珠法起课,亦有以抽签筹算起课,或以口报时辰、数字等起课,而六壬金口诀则以后天数入用,其法取来人之方位,或身上所穿衣服颜色,配以五行数入用,或以所问之事在何方,而以该方位上神取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皆有所区限,时验时不验,盖天机活泼,自然而应,一落入后天,以有心之人,起有心之数,则天机荡然无存矣!何能得应,余偶读遁甲玄机赋末篇,内有一段,可堪大用,诀曰:‘法在天兮用在人,占物之应莫搜寻,壬先射覆奇克应,恍惚之中用使时,忽然午未难分别,或言辰巳是和非,此乃轩辕定时法,静中察物辨其宜。’此即触机即发,物来顺应,顺乎天而不杂以人,不必搜求时刻,只要静心理会,无有不验。余自得此诀,豁然开朗,增益不少。
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
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以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
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等.
民国文人研究数术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
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数术的研究一度中断。
改革开放以来,易学的春天再度来临,六壬作为一门传统学术,由于起点高,学习难度大,所以对六壬有较高造诣的的学者和能为之一读的六壬类专著却鲜为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