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輕重九 山至數

  何如璋云:「目曰山至數者,山有金玉可以立幣,以幣准穀,以穀權物,以物應幣,操幣以衡穀物,輕重在上,如環無端,故名為至數。」張佩綸云:「此篇文已錯亂。《事語篇》「桓公問管子曰:事之至數可聞乎?管子曰何謂至數?」乃此篇開宗語。「何謂至數」,當是桓公問詞。今已無由理董。就此篇析之,國會一節之前,當有准衡輕重兩節。當依《通典》取《地數篇》准衡之數一節,歸入此篇。《揆度篇》「謂之國軌」一節,與此篇「謂之國會」、「謂之國簿」相類。拾殘網佚,略還舊觀,未知其有當否也。」黃鞏云:「至數,言輕重之極致也。山字衍文。」元材案:以上各說皆非也。山字非衍文,解已見《山國軌篇》。至數即善計,解已見《事語篇》。山至數者,猶言至善之理財計劃也。

  提要:全文共分十一段,每段說明一個問題。段與段間除有時用一「又」字表示互相連接外,在內容上則毫無有機之聯系。其體例與《揆度》及《輕重甲》以下各篇相同。第一段,對梁聚「輕賦稅而肥籍斂」說之批判。第二段對請士「官百能」說之批判。第三段論天子失權之原因。第四段論終身有天下之道。第五段論所謂「國會」之意義及其措施。第六段對特所主張的厚葬論之批判。第七段論不予人以壤及不授人以財。第八段論行幣乘馬之數。第九段論攔牢策。第十段論准時五勢之數。第十一段論為諸侯與遍有天下應採取不同之經濟政策。

  桓公問管子曰:「梁聚〔一〕謂寡人曰:「古者輕賦稅而肥籍斂〔二〕,取下無順于此者矣〔三〕。」梁聚之言何如?」

  管子對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輕賦稅則倉廩虛。肥籍斂則械器不奉,而諸侯之皮幣不衣〔四〕。倉廩虛,則倳賤無祿〔五〕。外,皮幣不衣於天下;內,國倳賤〔六〕。梁聚之言非也。君有山,山有金,以立幣。以幣准穀而授祿〔七〕,故國穀斯在上〔八〕,穀賈什倍。農夫夜寢蚤起,不待見使,五穀什倍。士半祿而死君,農夫夜寢蚤起,力作而無止〔九〕。彼善為國者,不曰使之,使不得不使,不曰貧之,使不得不用〔一0〕,故使民無有不得不使者〔一一〕。夫梁聚之言非也。」

  桓公曰:「善」。

  〔一〕張文虎云:「「梁聚」如前《事語篇》「佚田」,此篇「梁聚」、「請士」、「特」及《輕重甲篇》「癸乙」,《乙篇》「癸度」、「衡」,蓋皆寓言,實無其人。」

  〔二〕何如璋云:「肥猶厚也。賦者正供,斂者雜稅,籍則折徵其錢。言輕收正供之穀,厚取雜稅以錢也。」張佩綸云:「《秦策》:「省攻伐之心而肥仁義之誡。」高注:「省,減。肥,猶厚也。」彼以省對肥,此以輕對肥。」元材案:肥,古俷字,解已見《事語篇》。肥籍斂,即薄籍斂。何、張二氏說皆非。郭沫若以「肥」字為「非」字之誤,亦非。

  〔三〕元材案:取即《孟子。滕文公篇》「取於民有制」之取。順即《管子。牧民篇》「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之順。本書著者根本主張「不籍而贍國」,對於儒家及《管子》其他各篇之主張輕賦稅薄籍斂者尤為反對,故特託為梁聚之言而駁斥之。

  〔四〕元材案:一本「械器不奉」下又有「械器不奉」四字,《御覽。治道部》引此「衣」作「至」,均不可從。「械器」與「皮幣」對文。械器相當於《巨(筴)乘馬篇》「縣里邑百官皆當奉器械備」之器械,皮幣則相當於《山國軌篇》「女貢織帛苟合於國奉者」之織帛,衣即《史記。貨殖列傳》「故齊冠帶衣履天下」之衣。此蓋言器械織帛皆出於百工女貢,若徵斂太薄,則一方面兵器田器不供於用,又一方面冠帶衣履不能大量輸出。故曰「肥籍斂則械器不奉,而諸侯之皮幣不衣」也。此二句又與上文「輕賦稅則倉廩虛」句互為對文。下文乃分承而申言之。

  〔五〕元材案:「倳」字在本書中凡十見(計本篇二見,《輕重甲篇》四見,《乙篇》、《丁篇》、各二見)。有作名詞用者,此處兩倳字是也。有作動詞用者,如《輕重甲》及《輕重乙》之「倳戟」,《輕重甲》及《輕重丁》之「倳耜」是也。倳戟、倳耜解詳《輕重甲篇》。此處兩倳字皆與「士」字通,謂戰士也。下文「士半祿而死君」,蓋即緊承此「倳賤無祿」句而言。孫詒讓以「倳與吏通,倳與事同」者非。又案《史記。平準書》云:「是時財匱,戰士頗不得祿矣。」(《漢書。食貨志》同)又《鹽鐵論。力耕篇》云:「往者財用不足,戰士或不得祿。而山東被災,齊趙大飢。賴均輸之富,倉廩之積,戰士以奉,飢民以賑。」所謂「戰士頗不得祿」,「戰士或不得祿」,與此處所云:「倳賤無祿」,語意正同。然則倳之通士,此又其一旁證矣。

  〔六〕元材案:《御覽。治道部》七引此無「外」字,「內」作「則」,「衣」作「至」。張文虎云:「內當為「而」字之誤。「而」即「則」也。」今案外內對文。且緊與上文相接,條理甚為分明。《御覽》引及張氏說皆非。

  〔七〕元材案:「以幣准穀而授祿」,謂以貨幣發給奉祿,代替穀物也。下文又云:「士受資以幣,大夫受邑以幣,人馬受食以幣。」又云:「君以幣賦祿。」以幣授祿,其制亦始於漢代。《漢書。東方朔傳》:朔曰:「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此武帝時事也。然此時尚是粟錢並行。至元帝時,則完全以幣而不以穀。《貢禹傳》「禹言:……拜為諫大夫,秩八百石,奉錢月九千二百。……又拜為光祿大夫,秩二千石,奉錢月萬二千。」又稱:「宜罷採珠玉金銀之官,亡復以為幣。……租稅祿賜,皆以布帛及穀,使百姓壹歸於農,復古道便。」可見元帝時,租稅祿賜皆以貨幣徵收及支付。故貢禹遂有請改用布帛及穀以復古道之建議。此文之成,決不得在漢元帝以前,此又其一證矣。

  〔八〕李哲明云:「斯,盡也。言穀盡在上也。《詩》:「王赫斯怒」,《箋》:「斯,盡也。」《呂覽。報更篇》:「斯食之」,注:「斯猶盡也。」此斯字義同。」元材案:「國穀斯在上」猶言國穀皆為國家所獨占。

  〔九〕張佩綸云:「「農夫」二句,複下文而衍。「五穀什倍」,當作「五穀之賈什倍」。及覆舉上文,當在下句「農夫夜寢蚤起」上。「半」讀曰判。《說文》:「判,分也。」半祿猶言分祿。一說,《漢書。項籍傳》:「卒食半菽」,注引孟康曰:「半,五斗器名也。」言士沾升斗之祿而即為君效死也。穀賈什倍,則農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盡力於畎畝矣。」陶鴻慶云:「「穀賈什倍」以下,句多複衍。原文當云:「穀賈什倍,士半祿而死君。農夫夜寢蚤起,不待見使,力作而無止。」」聞一多云:「「五穀什倍」即「穀價什倍」之異文,當刪。「力作而無止」,當升在「農夫夜寢蚤起」句下。下「農夫夜寢蚤起」句即上句之複。當刪。「不待見使」當在「士半祿而死君」下。謂士不待見使而為君致死也。「農夫夜寢蚤起,力作而無止」,與「士半祿而死君,不待見使」,語法一律。「止」與「使」韻。」元材案:三氏說皆非也。「五穀什倍」與「穀賈什倍」不同。後者指五穀之價格而言,前者則謂五穀之生產量。安井衡云:「穀價什倍,農夫喜其利己,夜深始寢,早旦乃起,以勉其業,不待上使之,五穀之多什倍於他日。穀價既貴,半祿所得,五倍於他日,故亦感恩死君也。」得其義矣。本書作者,固力主無籍於民者。蓋「輕賦稅薄籍斂」,既有「倉廩虛」及「器械不奉」「諸侯不衣」之弊,而重之厚之,又有強求而致囂號之虞。故特提出開山採金,立幣授祿之策,使五穀盡為政府所有,造成五穀之獨占價格。穀價既貴,農夫見其有利可圖,不須封建國家之役使,必將夙興夜寐,自動勤勉,以期收穫之增加,故曰「五穀什倍」也。「士半祿而死君」者,士即倳,謂戰士也。「半祿」者,對「全祿」而言。《管子。侈靡篇》云:「毋全祿,貧國而用不足。」猶云「半薪」矣。此謂穀價既漲之后,乃當一反以前之所為,改「以幣准穀」為「以穀准幣」,支付其俸祿。所得穀數雖僅及穀價未漲前之一半,而此一半之貨幣收入,則已五倍於他日。例如當以幣准穀之時,每人月給穀十石,每石五元,合計不過五十元。及穀價什倍之後,以穀准幣,即以月給穀五石計算,每石五十元,合計亦有二百五十元,故能盡忠死職於君也。然則今日資本主義國家提高名義工資向工人進行剝削之最毒辣的手段,本書著者在二千年前即已發明而應用之矣。

  〔一0〕元材案:此段文字又見《揆度篇》。唯彼處「善為國」作「善為天下」,「不曰貧之」作「不曰用之」。王念孫云:「「貧」字義不可通。《揆度篇》「貧」作「用」,是也。兩「使」字兩「用」字皆上下相應。」

  〔一一〕丁士涵云:「「不得不使」,疑當作「不用不使」。承上「不得不使」「不得不用」言之,言使民無有不為我用不為我使也。」

  桓公又問於管子曰:「有人教我,謂之請士。曰:「何不官百能?」〔一〕」

  管子對曰:「何謂百能〔二〕?」

  桓公曰:「「使智者盡其智,謀士盡其謀,百工盡其巧。」〔三〕若此則可以為國乎?」

  管子對曰:「請士之言非也。祿肥則士不死,幣輕則士簡賞,萬物輕則士偷幸。三怠在國,何數之有〔四〕!彼穀十藏於上〔五〕,三游於下,謀士盡其慮,智士盡其知,勇士輕其死。請士所謂妄言也。不通於輕重,謂之妄言〔六〕。」

  〔一〕何如璋云:「請士之名與梁聚一例,不必實有其人。」元材案:此言是也。此官字亦當讀為管。官百能即《山權數篇》「能皆已官」、《國准篇》「周人之王,官能以備物」之意。

  〔二〕元材案:「百能」上似脫「官」字。

  〔三〕元材案:「使智者」三句,是桓公述請士之言。「若此」云云,方是桓公問語。

  〔四〕元材案:「祿肥」云云,戴望云:「此肥字亦當訓薄。與上「肥籍斂」義同。」張佩綸說同。輕謂價值低落。幣輕即幣價低落,萬物輕即物價低落也。簡賞,解已見《巨(筴)乘馬篇》。偷,偷安。幸,僥倖。三怠,指士不死、士簡賞、士偷幸而言。謂國有三怠,雖欲管制百能,亦不能有良好結果也。

  〔五〕豬飼彥博云:「十當作七。」戴望說同。郭沫若云:「此節當有奪文。請士願「使智者盡其智,謀士盡其謀,百工盡其巧」,而管仲責以「祿肥則士不死,幣輕則士簡賞,萬物輕則士偷幸,三怠在國,何數之有?」針鋒不相對。」元材案:豬飼說是,郭說非也。十分國穀,而以其七集中於政府手中,僅以其三流通於市場,則五穀之獨占價格即可造成。人民欲取得政府手中之穀,以自維其生命,不得不任其能,竭其智,勸其業,樂其事以盡忠於政府。則政府不必管制百能而自無不死、簡賞、偷幸之患矣。《國蓄篇》云:「故人君挾其食,守其用,據有餘而制不足,故民無不累於上也。」義與此同。

  〔六〕元材案:《山權數篇》云:「能皆已官,時皆已官,萬物之終始君皆已官之矣。」「能皆已官」,即「官百能」之意。可見《山權數篇》是主張「官百能」者,而本篇作者則對此表示不能同意。故託為請士之言而駁斥之,一則曰「請士之言非也」,再則曰「何數之有」,三則曰「不通於輕重,謂之妄言」,此亦本書各篇意見不盡一致之證。陶鴻慶以「「不通於輕重」二句為乃注之誤入正文」者非。

  桓公問於管子曰:「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一〕通於天下,而奪於其下〔二〕。何數也?」

  管子對曰:「君分壤而貢入,市朝同流〔三〕。黃金,一筴也;江陽之珠,一筴也;秦之明山之曾青,一筴也〔四〕。此謂以寡為多,以狹為廣。軌出〔五〕之屬也。」

  桓公曰:「天下之數盡於軌出之屬也」〔六〕?

  「今國穀重什倍而萬物輕〔七〕,大夫謂賈之〔八〕:「子為吾運穀而斂財。」穀之重一也,今九為餘〔九〕。穀重而物輕,若此則國財九在大夫矣。國歲反一〔一0〕,財物之九者倍重而出矣。財物在下,幣之九在大夫。然則幣穀羡在大夫也〔一一〕。天子以客行令以時出,熟穀之人亡〔一二〕,諸侯受而官之〔一三〕,連朋而聚與〔一四〕,高下萬物以合民用〔一五〕。內則大夫自還〔一六〕而不盡忠,外則諸侯連朋合與,熟穀之人則去亡〔一七〕,故天子失其權也。」

  桓公曰:「善。」

  〔一〕張佩綸云:「《禮記。表記。鄭注》:「名者謂聲譽也。」」元材案:《國語。周語》「言以信名」,注:「名,號令也。」教亦令也。《史記。商君列傳》「教之化民也深於命」,《索隱》引劉氏云:「教謂商鞅之令」是也。名教通於天下,即號令貫徹於天下,言其勢力之廣大也。《禹貢》:「聲教敷於四海。」義與此同。張氏說非。

  〔二〕郭沫若云:「「奪」字當是「尃」,即「敷」之古字。「名教奪於其下」頗為不詞。」元材案:奪於其下,謂天子號令之權為下所奪。下文云「故天子失其權也」,可證。郭氏說非。

  〔三〕元材案:市朝又見《揆度篇》,即市場。《史記。孟嘗君列傳》「過市朝者」,《索隱》云:「市之行位有如朝列,因言市朝也。」《鹽鐵論。本議篇》云:「市朝以一其求。」《力耕篇》云:「市朝生草。」《錯幣篇》云:「古者市朝而無刀幣。」可見此亦漢人常用語。「分壤而貢入,市朝同流」者,謂按照各地特產,定為貢品,使其在市場中流通也。

  〔四〕孫星衍云:「《揆度篇》:「汝漢水之右衢黃金,一筴也;江陽之珠,一筴也;秦明山之曾青,一筴也。」上「之」字衍。「黃金」上當依補「汝漢水之右衢」六字。」丁士涵云:「「黃金」上亦當有所出之地名,與下文一例。「秦之明山」衍「之」字。《揆度篇》云云是其證。」元材案:本書言黃金出產地不一其稱。或曰:「金起於汝漢之右洿」(《地數》),或曰「黃金起於汝漢水之右衢」(《揆度》),或曰「金出於汝漢之右衢」(《輕重乙》),或曰「楚有汝漢之黃金」(《輕重甲》、《地數》),似不可專據《揆度篇》改。「江陽之珠」又分見《揆度篇》,解已見《國蓄篇》。「之」字亦不必衍,秦明山即秦之明山也。秦之明山,其地自當在關中,但所在已不可考矣。張佩綸謂「秦之明山即秦之南山」,于鬯謂「秦之明山當作秦明之山」,均無根據,故不從之。曾青即銅精,其色極青,可供繪畫。見《荀子。王制篇》。

  〔五〕張佩綸云:「「軌」與「宄」通,姦也。出,生也。此屬皆易生姦,周人之利權乃為所奪。」聞一多云:「「軌」疑讀為「九」。」元材案:「軌出」不詞,疑為「輕重」二字之誤。《揆度篇》云:「此謂以寡為多,以狹為廣,天下之數,盡於輕重矣。」即作「輕重」,可以為證。下仿此。郭沫若說與予同。張、聞二氏說皆非。又案:《管子。乘馬篇》云:「市者貨之準也。……故曰:市者可以知多寡而不能為多寡。」而此處則云:「此謂以寡為多,以狹為廣,輕重之屬也。」《揆度篇》亦云:「此謂以寡為多,以狹為廣。天下之數盡於輕重矣。」又《山權數篇》云:「君通於廣狹之數,不以狹畏廣。通於輕重之數,不以少畏多。」《乘馬篇》謂不能為多寡,而輕重諸篇則云輕重之屬應以寡為多。蓋前者以貨物言,後者以貨幣言。貨物之生產通全國而計之,本有一定之數量,且市場職在流通,而不在生產,故曰「不能為多寡」。至貨幣之贏利,則固隨輕重之筴之應用而一可為十,十可為百,無可為有,貧可為富。此其所以不同耳。

  〔六〕郭沫若云:「自「黃金一筴也」以下至「天下之數盡於軌出之屬也」,乃《揆度篇》玉幣七筴節別本之脫簡,羼入於此。七筴脫去四筴半。可注意者「秦之明山之曾青一筴也」與「此謂以寡為多,以狹為廣」之間,脫去「禺氏邊山之玉一筴也」九字,蓋恰奪去一簡。其簡為八寸簡,故僅能容此字數也。」元材案:本書各篇同文異詞之處不一而足。如「玉起於禺氏」一段,分見於《國蓄》、《地數》、《揆度》及《輕重乙》等四篇。「吾欲籍於臺榭」一段,分見於《海王》、《國蓄》及《輕重甲》等三篇。「國有十年之蓄」一段,分見于《國蓄》及《輕重乙》兩篇。「十口之家十人食鹽」一段,分見於《海王》及《地數》兩篇。「夫齊衢處之本」一段,分見於《地數》及《輕重乙》兩篇。「彼諸侯之穀十」一段,分見於《山至數》及《輕重乙》兩篇。「農夫寒耕暑芸」一段,分見於《巨(筴)乘馬》及《事語》兩篇。「楚有汝漢之金」一段,分見於《地數》及《輕重甲》兩篇。「事再其本」一段,分見於《揆度》及《輕重甲》兩篇。各篇所言,不僅文字上有差異,甚至內容亦多有相反者,如《國蓄篇》有「以田畝籍謂之禁耕」,而《海王》及《輕重甲篇》則無之。此外,同是論封地制度,而《事語》及《輕重乙》不同。同是論生產工具,而《海王》及《輕重乙》不同。同是論古史傳說,而《揆度》、《國准》及《輕重戊》不同。以彼例此,則此篇與《揆度篇》所論之玉幣制度,亦不能謂為是某篇脫簡羼入某篇。此蓋由于各篇不是一時一人所作,故所反映之內容亦自因之而不能一致。若必一一據甲改乙,則未免無事自擾矣。又按:此「軌出」二字亦是「輕重」二字之誤。「也」與「邪」通。

  〔七〕戴望云:「「今國穀」上脫「管子曰」三字。」陶鴻慶說同。元材案:當作「管子對曰」,與上文同。

  〔八〕元材案:「大夫謂賈之」當讀為一句。「之」是「人」字之訛。《揆度篇》云:「然則國財之一分在賈人。」又曰:「國幣之少分廩於賈人。」又曰:「國之財物盡在賈人。」皆以「賈人」連稱,與此正同。下文「巧幣萬物輕重皆在賈之」,「之」字亦為「人」字之訛。于鬯以「之」字當屬下讀者非。

  〔九〕安井衡云:「一,同也。穀價什倍同於前,一當什,故九為餘。」郭沫若云:「「重」當為「量」。量、重形近,並涉下文「穀重一也」而誤。言大夫藏穀之量本無增加,惟因「國穀重什倍而萬物輕」,即使投出藏穀十分之一以收購賤價之物,亦猶有九倍之餘藏也。」元材案:上文「子為吾運穀而斂財」,乃大夫謂賈人語。蓋「大夫旅壤而封,積實而驕上」(見下文),故其穀必多。當此之時,國內之穀,其價什倍。穀重而萬物輕,故大夫必乘時進行其運穀斂財之術。當穀價未漲之前,穀之價僅為一。今重什倍,什減一為九,是盈餘九倍。《山國軌篇》云:「穀一廩十,君常操九。」《山權數篇》云:「物一也而十,是九為用。」義與此同。以九倍之餘收斂萬物,故國財之十分之九又入於大夫之家矣。二氏說皆失之。

  〔一0〕豬飼彥博云:「「歲」疑當作「藏」。」安井衡云:「以餘穀斂財,故財九在大夫,而王每歲反得其一。」郭沫若云:「「國歲反一」者,謂國穀之價回復原狀。即因大夫投出藏穀以收購財物,市場多穀故價跌。」元材案:郭說是也。此即《山國軌篇》所謂「穀反准」,及本篇下文所謂「穀准反行」之意,解已見《山國軌篇》。蓋大夫之穀既以收購萬物而散於市場,散則輕,故其價又反於一也。豬飼及安井說皆非。

  〔一一〕丁士涵云:「「幣之九在大夫」云云,當作「穀之九在大夫,然則穀羡在大夫也。」今本「穀」誤為「幣」,又衍一「幣」字,遂不可通。上文云「為吾運穀而斂財」,財即幣也。云「國財九在大夫」者,即運穀以斂之也。云「國歲反一,財物之九皆倍重而出」者,即以幣准穀,幣仍反之民間也。故此云「財物在下」也。財物在下,則穀在上,故云「穀之九在大夫」也。穀在大夫,重一而九為餘,故云「穀羡在大夫」也。管子立環乘之幣,不過重輕輕重,一上一下,斷無幣穀盡斂於國,自壞其法也。」張佩綸云:「始則運穀以斂財,幣之九既在大夫。又用以斂穀,故幣穀之羡均在大夫。」郭沫若云:「原文不誤。丁氏未得其解。大夫高價投出財物,故「財物在下,幣之九在大夫」,結果則大夫既有多餘之羡穀,又有多餘之貨幣,故曰「然則幣穀羡在大夫也。」」元材案:丁氏改「幣」為「穀」,又衍一「幣」字,並以「財」為即「幣」,穿鑿已甚。張說亦有未照。郭說得之。又案:《漢書。趙敬肅王彭祖傳》:「趙王擅權,使使即縣為賈人榷會。(韋昭曰:「平會兩家買賣之賈者。榷者,禁他家,獨王家得為也。」師古曰:「即,就也。就諸縣而專榷賈人之會,若今和市矣。」)入多於國租稅,以是趙王家多金錢。」可見在封建社會中,封建貴族與商人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乃確鑿有據之歷史事實。此處所言,蓋非虛語矣。

  〔一二〕元材案:客即《荀子。君子篇》「天子四海之內無客禮」之客,楊倞注引《禮記》云:「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鹽鐵論。禁耕篇》文學云:「天子適諸侯,升自阼階,諸侯納管鍵,執策而聽命,示莫為主也。」義與此同。此言幣穀羡既在大夫,天子之主權為下所奪,是以主位而退居於客位也。「天子以客行令以時出」,當作一句讀。令即號令。時即「急政暴虐,賦斂不時」之時。天子以客位而發號施令,其效之微,不言可知。而況其號令又不時發出,無有限制。熟穀之人身受政治上經濟上之雙重壓迫,只有「逝將去女,適彼樂土」,以自求生存而已。熟穀之人,安井衡云「謂農夫也」。今案:下文云:「諸侯受而官之,連朋而聚與,高下萬物以合民用。」則所謂熟穀之人,既可以與「諸侯連朋聚與,高下萬物以合民用」,豈是普通農夫所能勝任?疑指專作糧食投機生意之地主兼商人而言。尹桐陽以「令」謂大夫,「熟」為「精熟」,「穀」為「善」,「熟穀之人」為「天子精善會計之人」者尤非。

  〔一三〕元材案:此「官」字亦當讀為管。「受而官之」,謂收容熟穀之人而管制之。《漢書。吳王濞傳》稱:「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又云:「其居國,以銅鐵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所謂「招致天下亡命者」,所謂「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即此文「諸侯受而官之」之意。又《輕重乙篇》云:「邊境諸侯受君之怨民,與之為善。」義與此同。

  〔一四〕元材案:「連朋聚與」,即《漢書。武五子傳》燕王旦疏「連與成朋」之意。顏師古注云:「與,黨與也。」《鹽鐵論。禁耕篇》云:「眾邪群聚,私門成黨。」義與此同。

  〔一五〕元材案:合猶言兼并。「高下萬物以合民用」,即《鹽鐵論。禁耕篇》「豪民擅其用而專其利,決市閭巷,高下在口吻,貴賤無常,端坐而民豪」之意。猶言操縱物價,投機倒把矣。

  〔一六〕王念孫云:「「還」與「環」同,謂自營也。」俞樾云:「「還」當讀為「環」。《韓非子。五蠹篇》曰:「自環者謂之私。」」

  〔一七〕元材案:「去亡」二字乃秦漢人常用術語。湖北雲夢出土秦代法律中,「去亡」一詞凡九見。(一九七六年《文物》第八期《雲夢秦簡釋文》(三))又《管子。法法篇》云:「道正者不安,則材能之人去亡矣。」《參患篇》云:「道正者不安,則才能之人去亡。」《史記。秦始皇本紀》:尉繚曰:「秦王……不可與久游,乃亡去。」又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未可為求仙藥,於是乃亡去。」又《鹽鐵論。未通篇》云:「細民不堪,流亡遠去。」去即遠去,亡即流亡也。又《輕重甲篇》云:「民無以待之,走亡而棲山阜」。《輕重乙篇》云:「今發徒隸而作之,則逃亡而不守。」或作「去亡」,或作「亡去」,或作「走亡」,或作「逃亡」,其義一也。張文虎釋《參患篇》,謂「「去亡」不詞,當衍其一」者失之。

  桓公又問管子曰:「終身有天下而勿失,為之有道乎〔一〕?」

  管子對曰:「請勿施於天下,獨施之於吾國〔二〕。」

  桓公曰:「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國之廣狹、壤之肥墝有數,終歲食餘有數,彼守國者守穀而已矣〔三〕。」曰〔四〕:「某縣之壤廣若干,某縣之壤狹若干,則必積委幣,於是縣州里受公錢〔五〕。泰秋,國穀去參之一,君下令謂郡縣屬大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穀重一也,以藏於上者,國穀參分,則二分在上矣。泰春,國穀倍重,數也〔六〕。泰夏,賦穀以市●,民皆受上穀以治田土〔七〕。泰秋,田「穀之存子者若干,今上斂穀以幣」,民曰「無幣以穀」,則民之三有歸於上矣〔八〕。重之相因,時之化舉,無不為國筴。君用大夫之委,以流歸於上。君用民,以時歸於君。藏輕,出輕以重,數也。則彼安有自還之大夫獨委之〔九〕。彼諸侯之穀十,則使吾國穀二十,則諸侯穀歸吾國矣。諸侯穀二十,吾國穀十,則吾國穀歸於諸侯矣。故善為天下者,謹守重流,而天下不吾洩矣〔一0〕。彼重之相歸,如水之就下。吾國歲非凶也,以幣藏之,故國穀倍重,故諸侯之穀至也〔一一〕。是藏一分以致諸侯之一分,利不奪於天下,大夫不得以富侈。以重藏輕,國常有十國之筴也。故諸侯服而無止,臣●從而以忠。此以輕重御天下之道也。謂之數應〔一二〕。」

  〔一〕元材案:上論天子奪於其下之原因。故此復問終身有天下而勿失之道。

  〔二〕元材案:謂應先從本國作起也。

  〔三〕元材案:廣狹指面積言,肥墝指質量言。墝音敲,瘠土也。有數即有軌,解已見《山國軌篇》,謂有通過調查統計而得之數據。尹注所謂「國之廣狹、肥墝,人之所食多少,其數君素皆知之」是也。此謂善為國者,當以嚴守國穀為惟一要政,而調查統計又為守穀之最可靠的方法。此《山國軌篇》所以謂「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也。

  〔四〕元材案:「曰」字上當脫「桓公曰云云」及「管子對」等字,「曰」以下乃管子語。

  〔五〕元材案:「積委」二字連用,謂儲蓄也,一作「委積」,《管子。幼官篇》所謂「量委積之多寡」是也。公錢即公幣,解已見《山國軌篇》。此守穀之第一步驟也。其法:以縣為單位,調查其土地之廣狹肥墝、人之所食多少而統計之,以為積委貨幣之根據。即下文所謂「布幣於國,幣為一國陸地之數」者也。尹注云:「各於縣州里蓄積錢幣。所謂萬室之邑必有萬鍾之藏,藏繈千萬,千室之邑必有千鍾之藏,藏繈百萬。」又曰:「公錢即積委之幣。」其說是也。然後以此所積委之公錢,貸之於縣中州里之農夫。《巨(筴)乘馬篇》云:「謂百畝之夫:子之筴率二十七日為子之春事,資子之幣。」《山國軌篇》云:「然後調立環乘之幣,田軌之有餘於其人食者謹置公幣焉,大家眾,小家寡。」即受公錢之義矣。

  〔六〕尹注云:「去,減也,丘呂反。一其穀價以收藏之。言先貯幣於縣邑,當秋時,下令收糴也。則魏李悝行平糴之法,上熟糴三捨一,中熟糴二捨一,下熟中分之,蓋出於此。今言「去三之一」者,約中熟為准耳。」郭沫若云:「「去」有藏義。《左傳》昭十九年「紡焉以度而去之」,疏:「去即藏也。《字書》去作

书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