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胶
【修治】时珍曰︰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过,曝干用。
如服食,当依本方修炼。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炼服,保中不饥,忍风寒(《别录》)。下石淋,破血,治中恶疰忤(苏恭)。主恶鬼邪气(孟诜)。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时珍)。
【发明】颂曰︰《本草》言桃胶炼服,保中不饥。按︰仙方服胶法︰取胶二十斤,绢袋盛,于栎木灰汁一石中,煮三、五沸,取挂高处,候干再煮,如此三度,曝干研筛,蜜和丸梧子大,每空腹酒服二十丸。久服身轻不老。
时珍曰︰按︰《抱朴子》云︰桃胶以桑灰汁渍过服之,除百病,数月断谷,久则晦夜有光如月。又《列仙传》云︰高丘公服桃胶得仙。古方以桃胶为仙药,而后人不复用之,岂其功亦未必如是之殊耶?
【附方】旧二,新三。
虚热作渴︰桃胶如弹丸大,含之佳。(《外台》)。
石淋作痛︰桃木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服。当下石,石尽即止。(《古今录验》)。
血淋作痛︰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服。(《杨氏家藏方》)。
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痛︰用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妇人良方》)。
痘发搐黑陷者︰用桃胶煎汤饮之。或水熬成膏,酒化服之,大效。(《总微论》)。
果部相关:桃符 桃茎,桃白皮 桃叶 桃花 桃枭 桃毛 桃仁(桃核仁) 桃实 桃 木梅 梅根 梅叶 梅花 梅核仁 白梅 乌梅
《果部·本草纲目》:果部 李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茎,桃白皮 桃胶 桃符 桃橛 栗 栗实 栗内薄皮 栗壳 栗毛球 栗花 栗树皮 栗根 天师栗 枣 生枣 大枣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枣叶 枣木心 枣根 枣皮 仲思枣 苦枣 梨 梨实 梨花 梨叶 梨木皮 鹿梨 棠梨 海红(海棠梨) 木瓜 楂子 楂 温孛 山楂 赤爪木 庵罗果 柰(频婆) 林檎(文林郎果) 柿 漆柿(绿柿)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安石榴 甘石榴 酸石榴 酸榴皮 酸榴东行根 榴花 橘 橘实 黄橘皮 青橘皮 橘瓤上筋膜 橘核 橘叶 柑 橙 柚 枸橼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山婴桃 银杏 胡桃 胡桃仁 油胡桃 胡桃青皮 胡桃树皮 胡桃壳 榛 阿月浑子 槠子 钩栗 橡实 槲实 荔枝 荔枝实 荔枝核 荔枝壳 荔枝花,荔枝皮根 龙眼 龙眼实 龙眼核 龙荔 橄榄 橄榄实 橄榄仁 橄榄核 木威子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波罗蜜 无花果 阿勒勃 沙棠果 蟾子 麂目 都桷子 都念子 都咸子 摩厨子 韶子 马槟榔 枳(蜜枳) 秦椒 蜀椒 崖椒 蔓椒 地椒 胡椒 毕澄茄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醋林子 茗 皋芦 甜瓜 瓜蒂 西瓜 葡萄 婴郁 猕猴桃 甘蔗 沙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莲实 藕 藕丝菜 藕节 莲薏(苦薏) 莲蕊须 莲花 莲房 荷叶 红白莲花 芰实 芰花 乌菱壳 芡实 乌芋 慈菇 附录诸果 诸果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