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仁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谷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修治】宗奭曰︰麻仁极难去壳。取帛包置沸汤中,浸至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令著水。次日日中曝干,就新瓦上去壳,簸扬取仁,粒粒皆完。张仲景麻仁丸,即此大麻子中仁也。

  【气味】甘,平,无毒。诜曰︰微寒。

  普曰︰先藏地中者,食之杀人。

  士良曰︰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气。妇人多食即发带疾。畏牡蛎、白薇,恶茯

  【主治】补中益气。久服,肥健不老,神仙(《本经》)。治中风汗出,逐水汽,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沐发,长润(《别录》)。下气,去风痹皮顽,令人心欢,炒香,浸小便,绞汁服之。妇人倒产,吞二、七枚即正(藏器)。润五脏,利大肠风热结燥及热淋(士良)。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通乳汁,止消渴,催生难产(《日华》)。取汁煮粥,去五脏风,润肺,治关节不通,发落(孟诜)。利女人经脉,调大肠下痢。涂诸疮癞,杀虫。取汁煮粥食,止呕逆(时珍)。

  【发明】弘景曰︰麻子中仁,合丸药并酿酒,大善。但性滑利。

  刘完素曰︰麻,木谷也而治风,同气相求也。

  好古曰︰麻仁,手阳明、足太阴药也。阳明病汗多、胃热、便难,三者皆燥也。故用之以通润也。

  成无己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

  【附方】旧十九,新十九。

  服食法︰麻子仁一升,白羊脂七两,蜜蜡五两,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之,不饥耐老。(《食疗》)。耐老益气,久服不饥︰麻子仁二升,大豆一升,熬香为末,蜜丸。日二服。(《药性论》)。大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疼痛,不可运动︰用大麻仁水浸,取沉者一大升曝干,于银器中旋旋慢炒香熟,入木臼中捣至万杵,待细如白粉即止,平分为十帖。每用一帖,取家酿无灰酒一大碗,同麻粉,用柳槌蘸入砂盆中擂之,滤去壳,煎至减半。空腹温服一帖。轻者四五帖见效,甚者不出十帖,必失所苦,效不可言。(《箧中方》)。

  麻子仁粥,治风水腹大,腰脐重痛,不可转动︰用冬麻子半斤,研碎,水滤取汁,入粳米老人风痹︰麻子煮粥,上法食之。

  五淋涩痛︰麻子煮粥,如上法食之。(同上)。

  大便不通︰麻子煮粥,如上法服之。(《肘后方》)。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便秘而小便数︰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浓朴一尺,大黄、枳实各一斤,杏仁一升,熬研,炼蜜丸梧桐子大。每以浆水下十丸,日三服。不知再加。(张仲景方)。

  产后秘塞︰许学士云︰产后汗多则大便秘,难于用药,惟麻子苏子粥最稳。不惟产后可服,凡老人诸虚风秘,皆得力也。用大麻子仁、紫苏子各二合,洗净研细,再以水研,滤取汁一产后瘀血不尽︰麻子仁五升,酒一升渍一夜,明旦去滓温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再服一升,不吐不下。不得与男子通一月,将养如初产法。(《千金方》)。

  胎损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碎熬香,水二升煮汁,分服。(《心镜》)。

  妊娠心痛烦闷︰麻子仁一合(研),水二盏,煎六分,去滓服。(《圣惠》)。

  月经不通,或两三月,或半年、一年者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两,研匀,熟酒一升,浸一夜。日服一升。(《普济》)。

  呕逆不止︰麻仁三合杵熬,水研取汁,著少盐,吃立效。李谏议常用,极妙。(《外台》)。

  虚劳内热,下焦虚热,骨节烦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数,少气吸吸,口燥热淋︰用大麻仁五合(研),水二升,煮减半,分服。四五剂瘥。(《外台》)。

  补下治渴︰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四五沸去滓,冷服半升,日二。(《药性论》)。

  消渴饮水,日至数斗,小便赤涩︰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饮汁,不过五

  乳石发渴︰大麻仁三合,水三升,煮二升,时时呷之。(《外台》)。

  饮酒咽烂,口舌生疮︰大麻仁一升,黄芩二两,为末,蜜丸。含之。(《千金方》)。

  香港脚肿渴︰大麻仁熬香,水研取一升,别以水三升,煮一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内麻汁,更煎三五沸。食豆饮汁。(《外台秘要》)。

  香港脚腹痹︰大麻仁一升(研碎)。酒三升,渍三宿,温服大良。(《外台》)。

  血痢不止︰《必效方》︰用麻子仁汁煮绿豆。空心食,极效。(《外台》)。

  小儿痢下赤白,体弱大困者︰麻子仁三合,炒香研细末。每服一钱,浆水服,立效。(《子母秘录》)。

  截肠怪病,大肠头出寸余,痛苦,干则自落,又出,名为截肠病,若肠尽即不治︰但初觉截时,用器盛脂麻油坐浸之,饮大麻子汁数升,即愈也。(夏子益《奇疾方》)。

  金疮瘀血在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葱白十四枚,捣熟,水九升,煮一升半,顿服。血出不尽,更服。(《千金》)。

  腹中虫病︰大麻子仁三升,东行茱萸根八升,渍水。平旦服二升,至夜虫下。(《食疗》)。

  小儿疳疮︰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秘录》)。

  小儿头疮︰麻子五升。研细,水绞汁,和蜜敷之。(《千金》)。

  白秃无发︰麻子三升炒焦研末,猪脂和涂,发生为度。(《普济方》)。

  发落不生︰麻子汁煮粥,频食之。(《圣济总录》)。

  耳出脓︰麻子一合,花胭脂一分。研匀,作梃子,绵裹塞之。(《圣惠方》)。

  大风癞疾︰大麻仁三升淘晒,以酒一斗浸一夜,研取白汁,滤入瓶中,重汤煮数沸收之。每饮一小盏,兼服茄根散、乳香丸,取效。(《圣惠方》。

  卒被毒箭︰麻仁数升,杵汁饮。(《肘后》)。

  解射罔毒︰大麻子汁,饮之良。(《千金》)。

  辟禳温疫︰麻子仁、赤小豆各二七枚,除夜著井中。饮水良。(《龙鱼河图》)。

  赤游丹毒︰麻仁捣末,水和敷之。(《千金方》)。

  湿癣肥疮︰大麻敷之,五日瘥。(《千金方》)。

  瘭疽出汁,生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状︰剥净,以大麻子炒研末摩之。(《千金方》)。

  谷部相关麻油  麻勃 大麻 亚麻 胡麻油 白油麻 胡麻 菜部 互考诸菜 石耳 地耳 芦菌 竹蓐 地芩 土菌

《谷部·本草纲目》谷部 胡麻 白油麻 胡麻油 亚麻 大麻 麻勃  麻仁 麻油 麻叶 黄麻 麻根 沤麻汁 小麦 麦麸  麦粉 面筋 麦苗 大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稻穰  粳米 淅二泔(米沈) 炒米汤 禾秆 占稻(早稻)   丹黍米 蜀黍 玉蜀黍  黄粱米 白粱米 青粱米  粟米 粟泔汁 粟糖 粟奴  龙爪粟,鸭爪稗  野狼尾草 东蓬葵 菰米 蓬草子 皇草 自然谷 薏苡 薏苡仁 薏苡根 薏苡叶 罂子粟 阿芙蓉 大豆 黑大豆(黑豆) 大豆皮 豆叶 豆花 大豆黄卷 黄大豆 赤小豆 腐婢 绿豆 绿豆粉 豆皮 白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蛾眉豆(沿篱豆) 白扁豆 白扁豆花 刀豆 黎豆 大豆豉 淡豉 蒲州豉 豆黄 豆腐 陈廪米  青精干石饭     寒具(环饼,捻头) 蒸饼 女曲(黄子) 黄蒸(麦黄) 曲(酒母,酒曲) 小麦曲 大麦曲 面曲,米曲 神曲 红曲  饴糖  榆仁酱 芜荑酱  米醋  米酒 糟笋节中酒 东阳酒 姜酒 葱豉酒 戊戌酒 烧酒 葡萄酒 酿酒  酒糟 大麦醋糟 干饧糟 米秕 舂杵头细糠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