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

《本草纲目》金部
《本草纲目》金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拾遗》)

  【校正】并入《本经》锡铜镜鼻。

  【释名】鉴、照子。

  时珍曰︰镜者,景也,有光景也。鉴者,监也,监于前也。《轩辕内传》言︰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或云始于尧臣尹寿。

  【气味】辛,无毒。

  大明曰︰平,微毒。

  【主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煮汁和诸药煮服,文字弥古者佳(藏器)。辟一切邪魅,女人鬼交,飞尸蛊毒,催生,及治暴心痛,并火烧淬酒服。百虫入耳鼻中,将镜就敲之,即出(大明)。小儿疝气肿硬,煮汁服(时珍)。

  【发明】时珍曰︰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魅。《刘根传》云︰人思形状,可以长生。用九寸明镜照面,熟视令自识己身形,久则身神不散,疾患不入。葛洪《抱朴子》云︰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托人形惑人,唯不能易镜中真形。故道士入山,以明镜径九寸以上者背之,则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镜对之,视有踵者山神,无踵者老魅也。群书所载,古镜灵异,往往可证,谩撮于左方︰《龙江录》云︰汉宣帝有宝镜,如八铢钱,能见妖魅,帝常佩之。

  《异闻记》云︰隋时王度有一镜,岁疫令持镜诣里中,有疾者,照之即愈。《樵牧闲谈》云︰孟昶时张敌得一古镜,径尺余,光照寝室如烛,举家无疾,号无疾镜。《西京杂记》云︰汉高祖得始皇方镜,广四尺,高五尺,表里有明,照之则影倒见,以手捧心,可见肠胃五脏;人疾病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酉阳杂俎》云︰无劳县舞溪石窟有方镜,径丈,照人五脏,云是始皇照骨镜。《松窗录》云︰叶法善有一铁镜,照物如水。人有疾病,照见脏腑。《宋史》云︰秦宁县耕夫得镜,浓三寸,径尺二,照见水底,与日争辉。病热者照之,心骨生寒。《云仙录》云︰京师王氏有镜六鼻,常有云烟,照之则左右前三方事皆见。黄巢将至,照之,兵甲如在目前。《笔谈》云︰吴僧一镜,照之知未来吉凶出处。又有火镜取火,水镜取水,皆镜之异者也。

  【附方】新一。

  小儿夜啼︰明鉴挂床脚上。(《圣惠方》)

  锡铜镜鼻(《本经》下品)

  【释名】弘景曰︰此物与胡粉异类而共条者,古无纯铜作镜,皆用锡杂之,即今破古铜镜鼻尔。用之当烧赤纳酒中。若酰中出入百遍,乃可捣也。

  志曰︰凡铸镜皆用锡,不尔即不明白,故言锡铜镜鼻,今广陵者为胜。

  时珍曰︰锡铜相和,得水浇之极硬,故铸镜用之。《考工记》云︰金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是也。

  【气味】酸,平,无毒。

  权曰︰微寒。

  《药诀》曰︰冷,无毒。

  【主治】女子血闭症瘕,伏肠绝孕(《本经》)。伏尸邪气(《别录》)。产后余疹刺痛,三十六候,取七枚投醋中熬,呷之。亦可入当归、芍药煎服(甄权)。

  【附方】新一。

  小儿客忤,面青惊痛。铜照子鼻烧赤,少酒淬过,与儿饮。(《圣惠方》)

  镜锈(即镜上绿也。俗名杨妃垢)

  【主治】腋臭,又疗下疳疮,同五倍子末等分,米泔洗后敷之(时珍)。

  金部相关古文钱  密陀僧 铅丹 粉锡 铅霜  铜青 铜矿石 自然铜 赤铜屑 赤铜 朱砂银 银膏 锡吝脂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