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

《本草纲目》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本经》上品)

  【释名】云华、云珠、云英、云液、云砂、磷石(《本经》)。

  时珍曰︰云母以五色立名,详见下文。按《荆南志》云︰华容方台山出云母,土人候云所出之处,于下掘取,无不大获,有长五、六尺可为屏风者,但掘时忌作声也。据此,则此石乃云之根,故得云母之名,而云母之根,则阳起石也。《抱朴子》有云︰服云母十年,云气常覆其上。服其母以致其子,理自然也。

  【集解】《别录》曰︰云母生泰山山谷、齐山、庐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间,二月采之。云华,五色具;云英,色多青;云珠,色多赤;云液,色多白;云砂,色青黄;磷石,色正白。

  弘景曰︰按︰《仙经》云母有八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黑者,名云母;色黄白多青者,名云英;色青黄多赤者,名云珠;如冰露乍黄乍白者,名云砂;黄白者,名云液;皎然纯白明澈者,名磷石。此六种并好服,各有时月。其黯黯纯黑,有纹斑斑如铁者,名云胆;色杂黑而强肥者,名地涿,此二种并不可服。炼之有法,宜精细;不尔,入腹大害人。今江东惟用庐山者为胜,青州者亦好,以沙土养之,岁月生长。

  颂曰︰今兖州云梦山及江州、淳州、杭越间亦有之,生土石间。作片成层可析,明滑光白者为上。其片有绝大而莹洁者,今人以饰灯笼,亦古扇屏之遗意也。江南生者多青黑,不堪入药。谨按︰方书用云母,皆以白泽者为贵,惟中山卫叔卿单服法,用云母五色具者。葛洪《抱朴子》云︰云母有五种,而人不能别,当举以向日看之,阴地不见杂色也。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砂,宜季夏服之;纯白者,名磷石,四时可服也。古方服五云甚多,然修炼节度,恐非文字可详,不可轻饵也。损之曰︰青、赤、黄、紫、白者,并堪服;白色轻薄通透者,为上;黑者,不任用,令人淋沥发疮。

  【修治】曰︰凡使,黄黑者,浓而顽;赤色者,经妇人手把者,并不中用。须要光莹如冰色者,为上。每一斤,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黄汁各一镒,干者细锉,湿者取汁了,于瓷锅中安置,下天池水三镒,着火煮七日夜,水火勿令失度,云母自然成碧玉浆在锅底,却以天池水猛投其中,搅之,浮如蜗涎者即去之。如此三度淘净,取沉香一两捣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汤三升以来,分为三度,再淘云母浆了,日晒任用。

  《抱朴子》曰︰服五云之法︰或以桂葱水玉化之为水,或以露于铁器中,以玄水熬之为水,或以硝石合于筒中埋之为水,或以蜜溲为酪,或以秋露渍之百日,韦囊以为粉,或以无颠草樗血合饵之。服至一年,百病除;三年,反老成童;五年,役使鬼神。

  胡演曰︰炼粉法︰八、九月间取云母,以矾石拌匀,入瓦罐内封口;三伏时则自柔软,去矾;次日取百草头上露水渍之;百日,韦囊以为粉。

  时珍曰︰道书言盐汤煮云母可为粉。又云︰云母一斤,盐一斗渍之,铜器中蒸一日,臼中捣成粉。又云︰云母一斤,白盐一升,同捣细,入重布袋之,沃令盐味尽,悬高处风吹,自然成粉。

  【气味】甘,平,无毒。

  权曰︰有小毒。恶徐长卿,忌羊血、粉。

  之才曰︰泽泻为之使,畏甲及流水。弘景曰︰炼之用矾则柔烂,亦是相畏也。百草上露乃胜东流水,亦有用五月茅屋溜水者。

  独孤滔曰︰制汞,伏丹砂。

  【主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本经》)。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别录》)。主下痢肠,补肾冷(甄权)。

  【发明】保升曰︰云母属金,故色白而主肺。

  宗奭曰︰古虽有服炼法,今人服者至少,谨之至也。惟合云母膏,治一切痈毒疮等,方见《和剂局方》。

  慎微曰︰《明皇杂录》云︰开元中,名医纪朋,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浅深,不待诊脉。帝召入掖庭,看一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云母汤,熟寐而失所苦。问之,乃言太华公主载诞,某当主讴,惧声不能清长,因吃蹄羹,饱而歌大曲,唱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因坠下,久而方苏,遂病此也。又《经效方》云︰青城山丈人观主康道丰,治百病云母粉方︰用云母一斤,拆开揉入大瓶内筑实,上浇水银一两封固,以十斤顶火赤取出,却拌香葱、紫连翘草二件,合捣如泥,后以夹绢袋盛,于大水盆内摇取粉,余滓未尽,再添草药重捣取粉。以木盘一面,于灰上印一浅坑,铺纸倾粉在内,候干焙之,以面糊丸梧子大。遇有病者,服之无不效。知成都府辛谏议,曾患大风,众医不愈,道丰进此,服之神验。《抱朴子》曰︰他物埋之即朽,着火即焦;而五云入猛火中经时不焦,埋之不腐。故服之者长生,入水不濡,入火不烧,践棘不伤。

  时珍曰︰昔人言云母壅尸,亡人不朽。盗发冯贵人冢,形貌如生,因共奸之;发晋幽公冢,百尸纵横。及衣服皆如生人,中并有云母壅之故也。

  【附方】旧七,新七。服食云母︰上白云母二十斤薄擘,以露水八斗作汤,分半淘洗二次。又取二斗作汤,纳芒硝十斤,木器中渍二十日,取出绢袋盛,悬屋上,勿见风日,令燥。以鹿皮为囊揉之,从旦至午,筛滓复揉,得好粉五斗,余者弃之。以粉一斗纳崖蜜二斤,搅糊,入竹筒中,薄削封口漆固,埋北垣南崖下,入地六尺,覆土。春夏四十日、秋冬三十日出之,当成水。若洞洞不消,更埋三十日。此水能治万病,及劳气风疹。每以温水一合和服之,日三服。十日,小便当变黄;二十日,腹中寒消;三十日,龋齿更生;四十日,不畏风寒;五十日,诸病皆愈,颜色日少,长生神仙。(《千金方》)

  痰饮头痛、往来寒热︰云母粉二两(炼过),恒山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汤服取吐。忌生葱、生菜。(《深师方》)

  牝疟多寒︰云母(烧二日夜)、龙骨、蜀漆(烧去腥)等分。为散。未发前,浆水服钱。(仲景《金匮方》)

  小儿下痢赤白及水痢︰云母粉半两,煮白粥调食之。(《食医心镜》)

  赤白久痢、积年不愈︰饮调云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见神效。(《千金方》)

  妇人带下︰水和云母粉方寸匕服,立见神效。(《千金方》)

  小便淋疾︰温水和云母粉服三钱。(《千金方》)

  妇人难产,经日不生︰云母粉半两,温酒调服,入口即产,不顺者即顺,万不失一。陆氏云︰此是何德扬方也,已救三、五十人。(《积德堂方》)

  粉滓面︰云母粉、杏仁等分。为末。黄牛乳拌,略蒸,夜涂旦洗。(《圣济录》)

  风疹遍身,百计不愈︰云母粉,清水调服二钱,良。(《千金方》)

  一切恶疮︰云母粉敷之。(《千金方》)

  火疮败坏︰云母粉和生羊髓涂之。(《圣惠方》)

  金疮出血︰云母粉敷之,绝妙。(《事林广记》)

  风热汗出︰水和云母粉,服三钱,不过再服,立愈。(《千金翼》)

  石部相关白石英 琉璃 水精 玻璃 宝石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珊瑚 青玉 白玉髓 玉屑  马镫 铁钉 钥匙 铁锁 铁甲

《石部·本草纲目》石部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