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本草纲目》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唐本草》)

  【集解】李绩曰︰石燕出零陵。

  恭曰︰永州祁阳县西北一十五里土冈上,掘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坚重如石也。俗云︰因雷雨则自石穴中出,随雨飞堕者,妄也。

  颂曰︰祁阳县江畔沙滩上有之。或云︰生洞中,凝僵似石者佳,采无时。

  宗奭曰︰石燕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如石。既无羽翼,焉能飞出?其言近妄。

  时珍曰︰石燕有二︰一种是此,乃石类也,状类燕而有纹,圆大者为雄,长小者为雌;一种是钟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飞,乃禽类也,见禽部禽石燕食乳,食之补助,与钟乳同功,故方书助阳药多用之。俗人不知,往往用此石为助阳药,刊于方册,误矣。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淋疾,煮汁饮之。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立验(《唐本》)。疗眼目障翳,诸般淋沥,久患消渴,脏腑频泻,肠风痔,年久不瘥,面色虚黄,饮食无味,妇人月水湛浊,赤白带下多年者,每日磨汁饮之。一枚用三日,以此为准。亦可为末,水飞过,每日服半钱至一钱,米饮服。至一月,诸疾悉平(时珍)。

  【发明】时珍曰︰石燕性凉,乃利窍行湿热之物。宋人修本草,以食钟乳、禽石燕,混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误传此石能助阳,不知其正相反也。

  【附方】旧三,新八。

  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石燕为末。葱白汤调下半钱,频服,胀通为度。(《圣惠方》)

  小便淋痛︰石燕子七枚(捣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两(锉)。拌匀,分作七贴。每贴用水一盏,煎七分,空心、午前各一服。(《简要济众》)

  血淋心烦︰石燕子、商陆、赤小豆、红花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葱白汤调下。(《圣惠方》)

  久年肠风︰石燕磨水,常服勿歇。(《灵苑方》)

  赤白带下,多年不止︰石燕一枚,磨水服,立效。(《徐氏家传方》)

  襁褓吐乳,咳嗽,久不愈︰石燕子为末。蜜调少许,涂唇上,日三、五次。(《卫生宝鉴》)

  拳毛倒睫︰石燕子(一雌一雄)。磨水点搽眼。先以镊子摘去拳毛,乃点药,后以黄连水洗之。(《乾坤生意》)

  牢牙止痛︰石燕三对(火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为末。揩之,荆芥汤漱口。一方︰去乳香、细辛,加麝香。齿疏不坚︰石燕子五对(火、米醋淬七次,为末),青盐、麝香各少许。研匀。日用揩牙后,以温酒漱咽之。(元遗山方)服石发动︰石燕子七个(打碎)。水三升,煮二升,频频淋洗,以瘥为度。(《圣济》)

  石部相关石蟹 杓上砂 河砂 水中白石 麦饭石 姜石 越砥 砭石 金刚石 金牙石 白羊石 花乳石 礞石 婆娑石 金星石 土黄

《石部·本草纲目》石部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