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蜡鱼)
(音。《拾遗》)
【校正】时珍曰︰《食疗》黄鱼系重出,今并为一。
【释名】黄鱼(《食疗》)、蜡鱼(《御览》)、时珍曰︰肥而不善游,有如之象。曰黄曰蜡,言其脂色也。玉版,言其肉色也。《异物志》名含光,言其脂肉夜有光也。《饮膳正要》云︰辽
【集解】藏器曰︰长二、三丈,纯灰色,体有三行甲。逆上龙门,时珍曰︰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其状似鲟,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长有须,其口近颔下,其尾歧。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生。其居也,在矶石湍流之间。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多误入之。昔人所谓“鲔岫居”,世俗所谓“鲟一钩著身,动而护痛,诸钩皆著。船游数日,待其困惫,方敢掣取。其小者近百斤。其大者长二、三丈,至一、二千斤。其气甚腥。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黄如蜡。其脊骨及鼻,并与鳃,皆脆软可食。其肚及子盐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胶。其肉骨煮炙及作皆美。
《翰墨大全》云︰江淮人以鲟
肉
【气味】甘,平,有小毒。
诜曰︰发气动风,发疮疥。和荞麦食,令人失音。
宁源曰︰味极肥美,楚人尤重之。多食,生热痰。作奇绝,亦不益人。
时珍曰︰服荆芥药,不可食。
【主治】利五脏,肥美人。多食,难克化
肝
【气味】无毒。
【主治】恶疮疥癣。勿以盐炙食(藏器)。
鳞部相关:鲟鱼 鳅鱼 海鳗鲡 鳗鲡鱼 鳢鱼胆 鳢鱼肠,鳢鱼肝 鳢鱼肉 鳢鱼 金鱼肉 金鱼 春鱼 姜公鱼(铜鱼) 残鱼 鲦鱼 黄鱼 石鱼
《鳞部·本草纲目》:鳞部 龙 龙骨 龙齿 龙角 龙脑 龙胎 吊(吉吊) 吊脂(吊膏) 紫梢花 蛟龙 蛟龙精 蛟龙髓 鼍龙 鼍甲 鼍肉 鼍脂 鼍肝 鲮鲤(穿山甲) 鲮鲤甲 鲮鲤肉 石龙子(山龙子,泉龙) 守宫 守宫粪 蛤蚧 盐龙 蛇蜕 蚺蛇 蚺蛇肉 蚺蛇子 蚺蛇牙 鳞蛇 鳞蛇胆 白花蛇 白花蛇肉 白花蛇头 白花蛇睛(白花蛇目) 乌蛇 乌蛇肉 乌蛇膏 乌蛇胆 乌蛇皮 乌蛇卵 金蛇 金蛇肉 水蛇 水蛇肉 水蛇皮 蛇婆 黄颔蛇 黄颔蛇肉 黄颔蛇头 黄颔蛇骨 黄颔蛇涎 蛇吞鼠 蛇吞蛙 蝮蛇 蝮蛇胆 蝮蛇肉 蝮蛇脂 蝮蛇皮 蝮蛇蜕 蝮蛇骨 蝮蛇屎 虺蛇 蓝蛇 两头蛇 天蛇 苟印 蛇角 诸蛇 鲤鱼 鲤鱼肉 鲤鱼胆 鲤鱼脂 鲤鱼脑髓 鲤鱼血 鲤鱼肠 鲤鱼子 鲤鱼目 鲤鱼齿 鲤鱼骨 鲤鱼皮 鲤鱼鳞 鲢鱼 鱼 鱼肉 鳟鱼 鲩鱼 鲩鱼肉 鲩鱼胆 青鱼 青鱼肉 青鱼头中枕 青鱼眼睛汁 青鱼胆 竹鱼 鲻鱼 白鱼 白鱼肉 啖鱼 鳏鱼(黄颊鱼) 石首鱼 石首鱼肉 石首鱼鲞 石首鱼头中石 勒鱼 鲚鱼 鲚鱼肉 鲥鱼 嘉鱼 嘉鱼肉 鲳鱼 鲫鱼 鲫鱼肉 鲫鱼头 鲫鱼子 鲫鱼骨 鲫鱼胆 鲫鱼脑 鲂鱼 鲈鱼 鲈鱼肉 鳜鱼 鲨鱼 杜父鱼 石斑鱼 石鱼 黄鱼 鲦鱼 残鱼 姜公鱼(铜鱼) 春鱼 金鱼 金鱼肉 鳢鱼 鳢鱼肉 鳢鱼肠,鳢鱼肝 鳢鱼胆 鳗鲡鱼 海鳗鲡 鳅鱼 黄鱼(蜡鱼) 鲟鱼 牛鱼 回鱼 夷鱼 人鱼(孩儿鱼) 鲵鱼 黄颡鱼 河豚 海豚鱼 比目鱼 梢鱼 鲛鱼 乌贼鱼 章鱼 海鹞鱼 文鳐鱼 鱼虎 鱼师 水母(樗蒲鱼) 虾 海虾 海马 鲍鱼 鳔 桧鱼(鱼生) 酝鱼 鱼脂 枕鱼 鱼鳞 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