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恭王祉》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城阳恭王祉》
1、城阳恭王祉:初名终,后改为祉。
2、城阳恭王祉:刘敞曾祖节侯买,以长沙定王子封于零道之舂陵乡,为舂陵侯。敞父仁嗣侯,于时见户四百七十六,以舂陵地势下湿,有山林毒气,难以久处,上书愿减户徙南阳,留男子昌守坟墓,元帝许之。初元四年,徙南阳之白水乡,犹以舂陵为国名,遂与众弟钜鹿都尉回往家焉。仁卒,敞谦俭好义,推父时金宝财产与昆弟。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卢江都尉。
3、城阳恭王祉:敞临庐江岁馀,遭旱,行县,人持枯稻,自言稻皆枯。吏强责租。敞应曰:“太守事也。”载枯稻至太守所。酒数行,以语太守,太守曰:“无有。”敞以枯稻示之,太守曰:“都尉事邪?”敞怒叱太守曰:“鼠子何敢尔!”刺史举奏,莽徵到长安,免就国。
4、城阳恭王祉:敞为嫡子终娶宣子女习为妻,宣使嫡子姬送女入门,二十馀日,义起兵。
5、城阳恭王祉:祉以建武二年三月见于怀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