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历史评价

  商鞅变法对秦的国势强盛,进而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天下的秦王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鞅代表了当时新型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推行的变法遭到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反对,最后被残害。

  历代文人学者,史家和法学家有很多的评价商鞅的文章,其中正面评价俯仰皆是,例如:

  《汉书食货志》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战国策》记载曰:“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

  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说:“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西汉名臣桑弘羊曾盛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刘歆《新序》论中评价商鞅:“……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宋朝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曾赋诗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近代史论家陈启天之《商鞅评传》论:“商君者,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也。”

  梁启超的《中国六大政治家》,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和前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商鞅评价也是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商鞅之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他还说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但是,历史上对于商鞅采用近乎“暴力”的手段进行快速改革,也颇多质疑。例如,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就曾指责商鞅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同时,商鞅贬斥儒学,强调法制平等和惩戒规范,而轻视对人民的教育和恩赐,历来被主张“礼乐治国”、“纲常伦理”的儒家所非议。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