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她,有着苏东坡的大气,有着李白的豪气,有着李清照的才气,有着历代帝王的霸气。她,挥一挥衣袖,轻轻的为盛唐续上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这一笔惊天动地,绝彻古今。

  为了社稷,为了江山,她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身为君主,她必须抛弃个人的儿女情长,她亲手结束了两个儿子的生命,她承受着整个大唐无法承载的悲哀。但是,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大唐的一片繁荣昌盛!

  武则天是聪明坦荡的,她由一个宫女成为一个女皇,干了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大事,主宰了46年的江山,她不倾喜诉悲,也拒绝了别人对她歌功颂德,却在自我评价上留下了一张白纸,立下一块无字碑。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