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魂归打鸡园
可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的时候,她经常担惊受怕的身份问题终于暴露了。公公侯恂这位孔孟之道的卫士,知道李香君是秦淮歌伎的真实身份后,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当即命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侯方域在江南寻亲求子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到城郊打鸡园,心如刀绞,悲愤至极。他多次在父亲面前长跪认错,替香君辩解,说明她卖艺不卖身,请求父亲收回成命,但最终遭到的还是无情的训斥。1653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墓前树碑,碑上撰联:
卿含恨而死 夫惭愧终生
碑前摆一石桌,桌前立一圆形石墩,上面镌刻着“愧石墩”三个大字。侯方域生前经常去凭吊,每次他都呆呆地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忍离去。
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也就是1654年的12月13日,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惆怅悔恨的人生之路。
李香君生下的那个儿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鸡园,后来搬迁到离侯府南园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侯方域号雪苑)居住。侯府一再严厉申明,无论到什么年代,李香君遗留下来的那一支,都“只准口传,不准入家谱”。所以,长期以来,李香君的后人便名不正言不顺、忍辱负重地在雪苑村一代代生存繁衍,直到今天。现在全村李姓已有三百多口人了。为了进一步核实雪苑村李姓的来历,我们前年深入该村访问。在座谈时,李氏的后人还以为他们的先人是妓女而不愿承认自己是李香君的后代呢!我们反复讲解李香君是歌伎,卖艺不卖身,是一位忠于爱情的纯洁烈女,是一位有气节的奇女子。说他们明明是她的后代,却因为长期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不敢正视,不敢承认这个铁的事实,很对不起这位一生光明磊落的老祖宗。让他们挺直腰杆,为有李香君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还劝说他们逢年过节去给李香君扫墓祭祀。
接着,我们又步行来到侯恂当年住过的南园(今侯小园村)。一位热情的青年说:“西边雪苑村姓李的都是李香君的后代,一代传一代,谁都知道,可李家就是不说,为啥呢?有顾虑呗。人家会说,他有爹,不姓爹的姓,姓他娘的姓,丢人哩!其实社会早变了,到什么时候了,还顾虑它干什么?”说完,他自己也笑了。
一位侯姓老人对我们说:“本来雪苑村姓李的就是俺侯家的后人,不说就是了,家谱上不让记,老辈儿也不让讲。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俺姓侯的骨血,这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