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为国贡献
不过促成赛金花再次成名的却是庚子事变。1900年,庚子年。在慈禧的暗示下,义和团杀死了很多在华洋人,这其中包括德国公使克林德。列强以此为借口,进攻北京,慈禧和皇帝逃往陕西。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奸、杀、掠、抢无恶不作。赛金花因为通德语,赛金花借机为慈禧求情,又劝瓦德西整肃军纪,少侵扰百姓,下令安民。瓦德西第二天便下令禁止士兵违纪妄为。李鸿章卧病在床,他便对庆亲王说:只有试用赛金花了。赛金花奉命又再一次展开外交手段,对瓦德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说服了克林德夫人。在她的游说下,八国联军同意议和。辛丑和议成功,赛金花功劳自然不小。
这类传说也正是赛金花故事中最引起争论的地方。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68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倚门之娼当中,精通欧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史实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在当时多数人的记录中,乘车与欧人招摇过市的赛金花至少并没有引起普通人的反感,“议和大臣赛二爷”倒是名满九城。传说不见得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却并不排除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