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盼盼的人物评价

  关盼盼的评价

  白居易从封建礼教出发,认为张尚书不惜重金买下关盼盼,又教以歌舞,教成之后,张尚书死去多年,坟墓上的白杨都长得很粗了,可是关盼盼仍然活在人世,没有相随张尚书而去。白居易显然在讽刺关盼盼不殉夫守节。

  后来,关盼盼看到了白居易的诗,哭泣着说:“我并非不能殉情而死,只怕我死之后,人们会认为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这岂不玷污了他的名声。”于是,和诗答白居易,诗云: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被逼走投无路的关盼盼,只得去死,于是绝食旬日而死。白居易虽有千古诗名,但他诱逼关盼盼殉夫守节,做得十分不光彩,硬是将一个饮经痉而又有艺术才华的女艺人逼上死路。在这个格守封建礼教的诗人心目中,关盼无论有怎样高超的技工艺,终究不过是主人为满足声色享乐需要的玩物,主人死人,当作玩物的关盼盼就该死。

  历代诗人均有咏关盼盼和燕子楼诗词,多是把关盼盼当作贞妇来赞颂,或以关盼盼和燕子楼为典故写入诗词,但也有不同于此见者,宋代大词人苏轼曾夜登燕子楼而梦见关盼盼,故尔作小词云: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觉梦,但有旧愁新怨。异时对南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不同于白居易,词中凝聚了他对这位闻名古今的舞伎的同情和感伤。关盼盼的诗最能引起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的共鸣,明末清初才情殊众的歌妓王微,与关盼盼际遇相同,故尔从关盼盼之身世引起联想,有《拟燕子楼四时闺意》诗四首,其三云:

  罗衾自垒怯新凉,无寐偏怜夜未央。

  生死楼前十年事,砌蛩帘月细思量。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