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丽华合葬原陵,谥号光烈
建武中元二年,世祖皇帝驾崩,显宗明帝即位,尊皇后阴丽华为皇太后。汉明帝永平七年,在位二十四年之久的皇太后阴丽华驾崩。在《后汉书》志六《礼仪下》的注中(《后汉书》志的部分为南北朝时期梁朝史学家刘昭所作注),引丁孚之《汉仪》记载了为为阴太后发丧时的盛大情景:
“永平七年,阴太后崩,晏驾诏曰:‘柩将发于殿,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女侍史官三百人皆著素,参以白素,引棺挽歌,下殿就车,黄门宦者引以出宫省。太后魂车,鸾路,青羽盖,驷马,龙旗九旒,前有方相,凤皇车,大将军妻参乘,太仆妻御悉道。公卿百官如天子郊卤簿仪。’后和熹邓后葬,案以为仪,自此皆降损于前事也。”
阴丽华与汉光武合葬在了原陵。东汉明帝君臣上其谥号为“光烈皇后”,谥法:秉德尊业曰“烈”,开后世皇后谥号制度之先河。自东汉光烈皇后阴丽华起始,一直到大唐的文德长孙皇后为终,这种“帝谥”加之“本谥”从而构成皇后谥号的模式一直沿用了六百余年。直到武则天之后才被废止而改用其他的谥号模式。
从皇后的角度来讲,阴丽华十九岁追随刘秀,先是奔波流离,躲避战乱,后又降妻为妾,甘居人下十七年,直到三十六岁那年才终登后位,可谓坎坷颇多!但同时,阴丽华一生都受到了汉光武的爱慕和东汉后世历代帝后的尊重,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讲,又可谓是荣宠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