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绰约凤兮

  郭女王原来住在东宫,被立为皇后以后,虽然备受曹丕宠爱,但却更加谦恭。对婆母卞皇后关怀得无微不至,孝名远扬。常仰慕汉明德马皇后的为人,并且遏制自己家族在朝政的势力,不让其滋长蔓延。表现得非常称职。

  郭皇后也曾为人姬妾,深知居于人下的痛苦,因而对后宫妃嫔婢女十分宽容。曹丕在做了皇帝之后,脾气越发地糟糕,身旁的妃嫔也常常因为小过失便被他大怒发作,动辄受罚,甚至有性命之忧。每逢这种情形,郭皇后都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向曹丕顿首请罪。而更多的时候,她会把妃嫔们不慎犯下的过错遮盖起来,不让曹丕发现。万一不慎走漏被曹丕发觉,她也会第一时间向丈夫解释妃嫔们犯错的原因,竭尽所能将妃嫔们面临的灾祸减到最低限度。因此六宫无怨。

  郭皇后生性节俭,不事享乐,而且严格约束娘家人。她的亲兄弟都在战乱中丧生,她便将自己的从兄郭表改立为父亲的继子,郭表被起用为为奉车都尉。

  郭皇后外家的姻亲刘斐要与别国人定婚(别国,或指封国之外,或者吴蜀),郭后听说这件事,就敕令亲戚们说:“嫁娶之事,应该安守本分,只要门户匹配的乡里好人家就可以,不能趋炎附势,与高官贵族攀龙附凤。”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关系,郭皇后对家族中男人们三妻四妾的行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纳妾,郭皇后坚决制止,说:“如今适龄的女子少而男人多,应该让她们嫁给为国征战的将士。你们本已有妻,就应该与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权势假借因由将她们娶来作妾。如果族人中有谁违反这规矩,我一定要给予重罚。”同时还经常敕戒郭表、孟武等人:“汉室那些外戚,极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都是由于骄奢糜费,对此不能不谨慎啊!”

  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亲征东吴,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接连百余日,楼台城墙多数被洪水淹没冲垮。大臣们奏请郭皇后离开皇宫,换个地方住。郭皇后却说:“从前楚昭王出游,妻子贞姜留住渐台,江水暴涨,昭王就派人去接她,可匆忙中却忘了带令符,贞姜便坚决不肯离开,直到被大水淹没。如今皇帝身在远方,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那样的危险,为什么要换地方呢?”大臣们听后,谁也不敢再劝了。

  黄初六年,曹丕又东征孙吴,到达了广陵郡,郭皇后则被留在了曹氏故里谯县的行宫。当时,郭表留在行宫当警卫,便想动用公家的建材筑坝拦水捉鱼。郭皇后知道后便劝阻他说:“河流首要的应当保证运输军粮的船只畅通,况且现下又缺少木料,家中负责经办这些事的奴客不在,而你却又要私取官府的竹木建造拦水的堤坝。如此说来,你这个奉车校尉不就是‘捕鱼校尉’了吗?”

  这一切的行为都为郭皇后赢得了皇宫内外的尊敬。

  郭皇后虽然在封后前帮助曹丕出谋划策,但是做了皇后之后,她非常小心的不让自己陷入到政局之中。这从曹洪的遭遇可以看出一二。

  曹洪,字子廉,是曹操的从弟。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少时曾对其有所求借而不获,因此非常恨曹洪,所以后来借口曹洪舍客犯法,把曹洪本人下狱要处死。大臣们都束手无策,连卞太后都没有办法。所以卞太后找到郭后。对她说“如果曹洪今日身死,我明日便敕帝废后了。”在被太后以废后威胁之下郭皇后才不得已,出面为曹洪说情。她多次痛哭于曹丕面前,请求皇帝开恩,最终曹洪仅被免官削爵,保全了性命。

  曹丕曾经专门颁发过“禁母后预政诏”,“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这个旨意看起来是曹丕在针对母亲卞太后而设。可见曹丕对后宫干政是多么深恶痛绝,可是在郭皇后求情的时候他又放了水。

  这个例子看上去,卞太后都不可以改变儿子的决定,郭后做到了。甄洛以原配的身份,又是太子和长公主的生母,写首带点怨气的诗就被杀了,而郭皇后在曹丕下达禁令后都明显干涉国政,曹丕仍然不以为意。可见郭女王在曹丕心中的地位不低。

  但这并不是说郭皇后能影响曹丕的重大决定。郭皇后很清楚的知道伴君如伴虎,所以她对待曹丕从来都是非常顺从的。她从来不违背曹丕的决定,不会与其对着干,就算是求情她也只是磕头流泪,把自己的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上以求得丈夫的同情。从来不搬大道理与丈夫争论,更不用说涉及政治斗争了。顺从和对丈夫意见的坚定支持才是她在后宫的生存之道。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