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诗》左芬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左芬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此盖禽兽。性清者荣。
性浊者辱。
有的文章解释说这是左芬以啄木鸟为喻,表明自己清高不群的品格和姿态。明代钟惺的《名媛诗归》中说:“咏物诗说性情妙矣!却又以明达语与物理印证,唯杜工部诗独擅其美,不知原本实在此。”给予此诗极高的评价。不过这里顺便提一下,江湖夜雨由于水平有限,对汉诗一向不大懂得欣赏。
汉诗中除了中学课本中选的曹操的诗篇和有些乐府民歌外,多数让江湖夜雨读来都觉得如同啃大骨头一样,咬不动嚼不烂的。
另外,江湖夜雨觉得汉诗之所以让大家有陌生和隔膜感,除了时代久远有“代沟”(汉诗中的一些常用字词和现代大不相同)外,艺术手法上也没有像唐诗一样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境界。例如上面左芬的这首《啄木诗》,江湖夜雨觉得后面的“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这三句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如果砍去,反而更倒有余味不尽之感。这里当然不是菲薄左芬的才气,而是当时的文风就是这样,汉诗往往就是说的很直白,没有什么余味,不像唐诗那样艺术性极高。
其实诗也是在发展的,有些人喜欢厚古薄今,常把前人说得如神仙一样,其实也不尽然。左芬还有一篇叫做《松柏赋》的文章,意思和《啄木诗》差不多,都是借物喻人,比喻自己的高洁性情。这里江湖夜雨就不再引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