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体例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其全书可分为三部分:
卷首部分----“本草纲目凡例”。其内容包含本卷的目录以及附图1160幅。
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和“百病主治药”。
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这是《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它把所收录的1892药物细分为16部,部下又分类,总计60类,在大多数药物后面,都附有历代的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来自李时珍亲自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