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
(《本经》中品)
【释名】石(音蔗)、石皮(《别录》)、石兰。
弘景曰︰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韦。
时珍曰︰柔皮曰韦,亦皮也。
【集解】《别录》曰︰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不闻水声及人声者良。二月采叶,阴干
弘景曰︰处处有之。出建平者,叶长大而浓。
恭曰︰此物丛生石旁阴处,亦不作蔓。其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疗淋亦好。
颂曰︰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福州别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采叶作浴汤,治风。
时珍曰︰多生阴崖险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叶凌冬不凋。又一种如杏叶者,亦生石上,其性相同。
【修治】《别录》曰︰凡用去黄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疗。
大明曰︰入药去梗,须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甘。权曰︰微寒。
之才曰︰滑石、杏仁、射干为之使,得菖蒲良。制丹砂、矾石。
【主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本经》)。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脏,去恶风,益精气(《别录》)。治淋沥遗溺(《日华》)。炒末,冷酒调服,治发背(颂)。主崩漏金疮,清肺气(时珍)。
【附方】新五。
小便淋痛︰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饮服刀圭,最快。(《圣惠》)。
小便转脬︰石韦(去毛)、车前子各二钱半,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指迷方》)。
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甚效。
便前有血︰石皮为末。茄子枝煎汤下二钱。(《普济方》)。
气热咳嗽︰石韦、槟榔等分,为末。姜汤服二钱。(《圣济录》)。
草部相关:金星草 骨碎补 石斛 水松 石帆 越王余 昆布 海带 海蕴 海藻 水藻 马蹄草(茆,露葵,水葵) 荇菜 萍蓬草 苹 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