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瓮

《本草纲目》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本经》下品)

  【释名】雀儿饭瓮(《蜀本》)、房经》)、天浆子

  藏器曰︰毛虫作茧,形如瓮,故名雀瓮。俗呼雀痈,声相近也。

  保升曰︰雀好食其瓮中子,故俗呼雀儿饭瓮。

  弘景曰︰背毛螫人,故名蚝(音刺),与同。

  时珍曰︰俗呼毛虫,又名杨瘌子,因有螫毒也。此虫多生石榴树上,故名天浆。天浆乃甜榴之名也。

  宗奭曰︰多在棘枝上,故曰棘刚子。

  【集解】《别录》曰︰雀瓮出汉中。生树枝间,弘景曰︰,蚝虫也。在石榴树上。其背毛螫人。生卵形如鸡子,大如巴豆。

  藏器曰︰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面背上有五色斑毛,有毒能刺螫人。欲老者,口中吐白汁,凝聚渐硬,正如雀卵。其虫以瓮为茧,在中成蛹,如蚕之在茧也。夏月羽化而出作蛾,放子于叶间如蚕子。陶言其生卵如鸡子,误矣。

  恭曰︰雀瓮在树间,似螵蛸虫。此物紫白裥斑,状似砗磲文可爱也。

  时珍曰︰处处树上有之,牡丹上尤多。入药惟取榴棘上桑上者。

  【气味】甘,平,无毒。日华曰︰有毒。

  【主治】寒热结气,蛊毒鬼疰,小儿惊痫(《本经》)。

  颂曰︰今医家治小儿慢惊。用天浆子(有虫者)、白僵蚕、干蝎三物各三枚,微炒捣末。

  煎麻黄汤,调服一字,日三服。随儿大小加减,大有效也。

  藏器曰︰雀瓮打破取汁,与小儿饮,令无疾。小儿病撮口者,渐渐口撮不得饮乳。但先口傍见血,以瓮研汁涂之。或同鼠者,盖厌禳之也。

  【附方】新六。

  撮口噤风︰用棘科上雀儿饭瓮子未开口者,取内物和乳汁研,灌之。又方︰棘刚子五枚,赤足蜈蚣一条,烧存性,研匀,饭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乳汁下。亦可末服一字。(并《圣惠》)

  小儿脐风︰白龙散︰用天浆子(有虫者)一枚,真僵蚕(炒)一枚,腻粉少许,研匀。

  以薄荷自然汁调,灌之。取下毒物神效。(《普济方》)

  急慢惊风,口眼斜,搐搦痰盛︰用天浆子房(去皮,生用)三枚,干蝎(生用)七枚,朱砂一钱,研匀,饭丸粟大。每服二丸,荆芥汤送下。(《圣惠方》)

  乳蛾喉痹︰用天浆子(即红姑娘),徐徐嚼咽。

  小儿痫疾︰棘枝上雀瓮,研,其间虫出,取汁灌之。(《圣惠方》)

  虫部相关 螳螂,桑螵蛸 五倍子 紫铆 虫白蜡 细腰蜂 独脚蜂 赤翅蜂 竹蜂 露蜂房 大黄蜂 土蜂 蜂子 蜜蜂 蜜蜡 蜂蜜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