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版本
联经出版社之一百二十回版本《红楼梦》的版本可以分为脂本和程本两大系统。
《红楼梦》写成时间仍待考证。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目前所见最早的抄本出现于清朝乾隆中期的甲戌年(1754年)。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中说:“是书前80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30年矣”。可见,《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当开始于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后不久。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简称为脂本。绝大部分脂本只有前80回,被认为更接近曹雪芹的原作。现存的早期脂本已知有十数种,大部分已影印出版。1911年出版的石印戚序本是第一部印刷版脂本。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校订出版《红楼梦》。此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程甲本。程甲本前80回是在梦觉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删去了几乎全部批语。其后40回一般认为是程伟元和高鹗所续,但也有人认为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时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版本。程伟元和高鹗于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对前80回作了大量的篡改。此本在清代影响不大,至民国方由胡适提倡而成其后数十年主流,至今台湾出版的《红楼梦》仍以此本为主。
《红楼梦》流传至今的抄本有:
甲戌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8,13—16,25—28,共16回,4回一册,分装为4册。第一回有其他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此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胡适旧藏,后存于美国康乃尔大学。2005年购回,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己卯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后半),56—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个字,故称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78回,1—80,缺64,67回。装成8册。10回一册。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名。庚辰,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至今发现的含有脂批回目最多最完整的一个《红楼梦》版本,但是其中十七,十八回未分回,十九回无回目。每册的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此外,至第五册起兼有《红楼梦秋定本》和《红楼梦秋月定本》。
蒙古王府本:简称蒙府本,名石头记,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戚序本(又称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120回。曾为杨继振收藏,故名。
舒序本:名《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原称列藏本。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有红学家认为,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如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可谓绝佳之对。不过此句并非雪芹原笔[来源请求],原来的对句,有人考证为“一双将眄未眄窅霭目”,不论是用典炼字与对仗,都比列藏本更深切。(按:全唐诗收有李颀所写的[湘夫人]一诗,诗中有[窅霭罗袂色]一句,正是形容潇湘妃子用的,而全唐诗又是曹雪芹祖父召集学者所编,用[窅霭目]比用[含露目]来的深切多了。)郑庆山认为列藏本是一个由多种底本拼凑而抄成的百衲本,当中又有较晚的抄本,其抄写的时间也较多数抄本为晚。它的底本都是经过后人修改了的,连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修改也不是曹雪芹。此本在抄录过程中和抄成之后,又经过两次臆改。它的语言文字距离原著已经很远了。因此它的价值不够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况且它又散佚两回,好几回的末尾(十二回、二十二回、二十四回、五十回、七十七回)又有残失,也是不够完善的。但是,和其他抄本相比.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八十回本。已有影印本。
梦觉主人序本(简称梦觉本,又称甲辰本):名《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甲辰,1784年。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北师大本:存78回,1—80,缺64,67回。共两函,16册。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名。此抄本为1957年由琉璃厂书店购入,1961年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中文古籍书目》后被遗忘,至2000年被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发现。
卞藏本,仅存前十回。是新发现的残脂本,2006年深圳收藏家卞亦文于上海拍卖会上购得,故名。
另外,毛国瑶曾称在1959年南京目睹一脂本,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册,七十七回有余,原为扬州旗人靖应鹍所藏,故称靖藏本。后迷失,仅留存一页。毛国瑶抄录了靖本独有的150条脂批发表。由于此本一直未露面,红学界对它的真伪意见分歧很大。
以上个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南京戚序本除外)。
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于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红楼梦诸本关系
这些本子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有一位论者认为,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个传世稿本。诸本间的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雪芹并没有多个稿本传世。他以共同异文版本群统计表加上其它一些论据,论证了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关系的研究不能以“本”为单位,应当以“回”为单位。有时,还要深入到一回的内部。
红楼梦后40回续书
《红楼梦》原稿80回后散失。高鹗整理出版一百廿回本时,写序说明他是收集整理残稿。当时清人笔记少有质疑,近代却有许多红学家认为不是修补残稿而是他人续作。有人认为,程乙本后40回由程伟元委托高鹗续写。也有人认为,后40回乃他人所作,高鹗只是整理人。普遍的看法是续书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目前对后四十回续作有一种看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曹雪芹已经在逝世前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书稿,虽然这些稿件至今未能发现,然而从各种清代文献中尚能看到些许相关的信息。有红学家提出,《红楼梦》原稿的计划在八十回后可能只有二十八回,这样全书一共有一百零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