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全诗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翻译
译文一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查看全文...

赏析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查看全文...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查看全文...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相关名句
-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全诗赏析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全诗赏析
-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全诗赏析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全诗赏析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全诗赏析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全诗赏析
-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全诗赏析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全诗赏析
-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全诗赏析
- 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全诗赏析
-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