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全诗赏析

翻译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注释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胡儿:少数民族的...查看全文...

赏析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相关名句
-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全诗赏析
- 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全诗赏析
-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全诗赏析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全诗赏析
-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全诗赏析
-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全诗赏析
-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全诗赏析
-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全诗赏析
-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全诗赏析
-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全诗赏析
-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