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全诗赏析
原文如下:
赏析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组诗。《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离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集》以为“作年莫考”。
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相关名句
- 言归汝亦无处归,何用多言伤我情!全诗赏析
-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全诗赏析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全诗赏析
-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全诗赏析
- 我困欲眠卿且去,明朝犹自抱琴来。全诗赏析
-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全诗赏析
-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全诗赏析
-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全诗赏析
-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全诗赏析
-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全诗赏析
-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