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露?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节气,每年九月中(西历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

  寒露的拼音:hán lù
  寒露的英语:cold dews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后,天气渐渐凉起来了,真是露水冰凉。

  ①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②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寒露
  1. 寒露的特殊意义
  2. 寒露的危害
  3. 寒露的风俗
  4. 寒露的日期计算公式
  5. 寒露的影响
  6. 寒露的由来
  7. 寒露的含义
  8. 寒露的养生
  9. 寒露的饮食
  10. 寒露的生活起居
  11. 寒露的习俗
  12. 寒露的农谚
  13. 寒露的农事
  14. 寒露的天气
  15. 寒露简介
  16. 寒露养生
  17. 寒露的物候
  18. 什么是寒露?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