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芒种?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芒种的拼音:máng zhǒng
  芒种的英语:Grain in Ear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每年的阳历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开始。这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黄梅季节。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南方地区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故而,“芒种”也称为——“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到了芒种时节,华南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
  1. 芒种简介
  2. 芒种的农事
  3. 芒种的由来
  4. 芒种的农谚(谚语)
  5. 芒种的注意事项
  6. 芒种的日期计算公式
  7. 芒种的区域农时
  8. 芒种的气候特点
  9. 芒种的含义
  10. 小满的农事
  11. 立夏的农事
  12. 谷雨的农事
  13. 清明的农事
  14. 惊蛰的农事
  15. 惊蛰农事话题
  16. 雨水的农事
  17. 立春的农事
  18. 立春的农事
  19. 什么是芒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