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的拼音:qīng míng
  清明的英语:Tomb-sweeping Day  或 Pure Brightness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琉球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澳门则是其中一个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另一个是冬至)。

>
清明
  1. 清明的诗歌
  2. 清明的诗词(古诗)
  3.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关系
  4. 清明的日期计算公式
  5. 清明节
  6. 清明习俗
  7. 清明的词义
  8. 清明的杂志
  9. 清明的饮食
  10. 清明的诗词大观
  11. 清明的农谚(谚语)
  12. 清明的农事
  13. 清明的习俗
  14. 清明扫墓记载
  15. 清明的节日对联
  16. 清明的纪念方式
  17. 清明节的由来
  18. 清明的祭祀节日
  19. 清明的传说
  20. 清明的含义
  21. 清明的诗词
  22. 清明的中国公祭
  23. 清明物候
  24. 新加坡的清明习俗
  25. 清明的各地习俗
  26. 清明的演变
  27. 春分古诗(诗词)
  28. 惊蛰的诗词
  29. 立春的诗词
  30. 什么是清明?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