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本草纲目》果部
《本草纲目》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别录》上品)

  【释名】莺桃(《礼注》)、含桃(《月令》)、荆桃。

  宗奭曰︰孟诜《本草》言︰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又何疑焉?如沐猴梨、胡桃之类,皆取其形相似耳。《礼记》︰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宗庙,即此。故王维诗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干御苑鸟衔残。药中不甚用。

  时珍曰︰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而许慎作莺桃,云莺所含食,故又曰含桃,亦通。案︰《尔雅》云︰楔(音戛),荆桃也。孙炎注云︰即今樱桃。最大而甘者,谓之崖蜜。

  【集解】颂曰︰樱桃,处处有之,而洛中者最胜。其木多阴,先百果熟,故古人多贵之。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紫色,皮里有细黄点者,谓之紫樱,味最珍重。又有正黄明者,谓之蜡樱。小而红者,谓之樱珠,味皆不及。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浓,尤难得。

  时珍曰︰樱桃树不甚高。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雪。叶团,有尖及细齿。结子一枝数十颗,三月熟时须守护,否则鸟食无遗也。盐藏、蜜煎皆可,或同蜜捣作糕食,唐人以酪荐食之。林洪《山家清供》云︰樱桃经雨则虫自内生,人莫之见。用水浸良久,则虫皆出,乃可食也。试之果然。

  【气味】甘,热,涩,无毒。大明曰︰平,微毒。多食令人吐。

  诜曰︰食多无损,但发虚热耳。有暗风人不可食,食之立发。

  李鹏飞曰︰伤筋骨,败血气。有寒热病患不可食。

  【主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别录》)。止泄精、水谷痢(孟诜)。

  【发明】宗奭曰︰小儿食之过多,无不作热。此果三月末、四月初熟,得正阳之气,先诸果熟,故性热也。

  震亨曰︰樱桃属火而有土,性大热而发湿。旧有热病及喘嗽者,得之立病,且有死者也。

  时珍曰︰案︰张子和《儒门事亲》云︰舞水一富家有二子,好食紫樱,每日啖一、二升。半月后,长者发肺痿,幼者发肺痈,相继而死。呜呼﹗百果之生,所以养人,非欲害人。

  富贵之家,纵其嗜欲取死,是何?天耶?命耶?邵尧夫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真格言哉﹗观此,则寇、朱二氏之言,益可证矣。王维诗云︰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盖谓寒物同食,犹可解其热也。

  叶

  【气味】甘,平,无毒。煮老鹅,易软熟。

  【主治】蛇咬,捣汁饮,并敷之(颂)。

  东行根

  【主治】煮汁服,立下寸白、蛔虫(颂)。

  枝

  【主治】雀卵斑,同紫萍、牙皂、白梅肉研和,日用洗面(时珍)。

  花

  【主治】面黑粉滓(方见李花)。

  果部相关山婴桃 杨梅 枇杷 金橘 枸橼    橘叶 橘核 橘瓤上筋膜 青橘皮 黄橘皮 橘实  榴花

《果部·本草纲目》果部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茎,桃白皮 桃胶 桃符 桃橛  栗实 栗内薄皮 栗壳 栗毛球 栗花 栗树皮 栗根 天师栗  生枣 大枣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枣叶 枣木心 枣根 枣皮 仲思枣 苦枣  梨实 梨花 梨叶 梨木皮 鹿梨 棠梨 海红(海棠梨) 木瓜 楂子  温孛 山楂 赤爪木 庵罗果 柰(频婆) 林檎(文林郎果)  漆柿(绿柿)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安石榴 甘石榴 酸石榴 酸榴皮 酸榴东行根 榴花  橘实 黄橘皮 青橘皮 橘瓤上筋膜 橘核 橘叶    枸橼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山婴桃 银杏 胡桃 胡桃仁 油胡桃 胡桃青皮 胡桃树皮 胡桃壳  阿月浑子 槠子 钩栗 橡实 槲实 荔枝 荔枝实 荔枝核 荔枝壳 荔枝花,荔枝皮根 龙眼 龙眼实 龙眼核 龙荔 橄榄 橄榄实 橄榄仁 橄榄核 木威子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波罗蜜 无花果 阿勒勃 沙棠果 蟾子 麂目 都桷子 都念子 都咸子 摩厨子 韶子 马槟榔 枳(蜜枳) 秦椒 蜀椒 崖椒 蔓椒 地椒 胡椒 毕澄茄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醋林子  皋芦 甜瓜 瓜蒂 西瓜 葡萄 婴郁 猕猴桃 甘蔗 沙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莲实  藕丝菜 藕节 莲薏(苦薏) 莲蕊须 莲花 莲房 荷叶 红白莲花 芰实 芰花 乌菱壳 芡实 乌芋 慈菇 附录诸果 诸果有毒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