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

《本草纲目》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气味】甘、酸、辛,大温,无毒。普曰︰赤符︰神农、雷公︰甘;黄帝、扁鹊︰无毒;李当之︰小寒。

  之才曰︰畏芫花,恶大黄、松脂。

  颂曰︰古人亦单服食,云发则心痛,饮热酒不解。用绵裹葱、豉,煮水饮之。

  【主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肠,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别录》)。补五脏虚乏(甄权)。补心血,生肌肉,浓肠胃,除水湿,收脱肛(时珍)。

  【发明】弘景曰︰五色石脂,《本经》疗体亦相似,《别录》分条具载,今俗惟用赤、白二脂断下痢耳。

  元素曰︰赤、白石脂俱甘、酸,阳中之阴,固脱。

  杲曰︰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二︰固肠胃有收敛之能,下胎衣无推荡之峻。

  好古曰︰涩可去脱,石脂为收敛之剂,赤入丙,白入庚。

  时珍曰︰五石脂皆手足阳明药也。其味甘,其气温,其体重,其性涩。涩而重,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甘而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胆是也;下者,肠泄痢、崩带失精是也。五种主疗,大抵相同。故《本经》不分条目,但云各随五色补五脏。

  《别录》虽分五种,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远,但以五味配五色为异,亦是强分尔。赤白二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故时用尚之。张仲景用桃花汤治下痢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

  【附方】旧五,新七。

  小儿疳泻︰赤石脂末,米饮调服半钱,立瘥。加京芎等分,更妙。(《斗门方》)

  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五、七十丸。有人病此,热药服至一斗二升,不效;或教服此,终四剂而愈。(寇氏

  《衍义》)

  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饮服一钱。(《普济方》)

  冷痢腹痛,下白冻如鱼脑。桃花丸︰赤石脂()、干姜(炮)等分。为末,蒸饼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和剂局方》)

  老人气痢虚冷︰赤石脂五两(水飞),白面六两。水煮熟,入葱酱作,空心食三、四次,即愈。(《养老方》)

  伤寒下痢,便脓血不止,桃花汤主之。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末用),干姜一两,粳米半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七合,纳末方寸匕,日三服,愈乃止。(仲景方)

  痢后脱肛︰赤石脂、伏龙肝为末,敷之。一加白矾。(钱氏小儿方)

  反胃吐食︰绝好赤石脂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姜汤下一、二十丸。先以巴豆仁一枚,勿令破,以津吞之。后乃服药。(《圣惠方》)

  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原因冷冻饮料过度,遂令脾胃气弱,不能消化饮食。饮食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匕,酒饮自任,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补五脏,令人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效,用此遂愈。(《千金翼方》)

  心痛彻背︰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附子(炮)二分,乌头(炮)一分。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不知,稍增之。(张仲景《金匮方》)

  经水过多︰赤石脂、破故纸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普济方》)

  小便不禁︰赤石脂()、牡蛎()各三两,盐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十五丸。(《普济方》)

  石部相关桃花石 白石脂 黄石脂 青石脂 五色石脂 不灰木 滑石 方解石 长石 理石 石膏 雌黄 雄黄 灵砂 银朱 粉霜

《石部·本草纲目》石部  玉屑 白玉髓 青玉 珊瑚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宝石 玻璃 水精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萨石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黄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桃花石 炉甘石 井泉石 无名异 蜜栗子 石钟乳 孔公  土殷 石脑 石髓 石脑油 石炭 锻石 石面 浮石 石芝 阳起石 磁石 玄石 代赭石 禹余粮 太一余粮 石中黄子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白青 石胆 太白石(白石) 特生石 握雪石 砒石 土黄 金星石 婆娑石 礞石 花乳石 白羊石 金牙石 金刚石 砭石 越砥 姜石 麦饭石 水中白石 河砂 杓上砂 石燕 石蟹 石蛇 石蚕 石鳖 蛇黄 霹雳砧 雷墨 食盐 大盐 戎盐 胡盐 光明盐 卤碱 凝水石 玄精石 绿盐 盐药 朴硝 马牙硝 玄明粉 硝石 生硝  硼砂 石硫黄 石硫赤 石硫青 矾石 绿矾 黄矾 汤瓶内碱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