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是什么?(六艺)

  六经是《》、《》、《》、《》、《乐》、《春秋》。

  六经,有时又称六艺,不过和华夏文明早期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大领域的技艺有所不同。

  六经是历代中华先王累积遗传下来的文教经典、华夏文化早期的六大经典学术,经过周公完善、孔子整理编撰以后,成为华夏文明礼教的基础。

  六经是周朝时的正统文化学问。《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东周时期,孔子收集鲁(周公后裔封国)、周、宋(商王后裔封国)、杞(夏王后裔封国)等故国文献,编撰六经,因而孔子被称为中华文化承前启后的至圣。到了汉朝,汉武帝“罢黩百家,表章六经”,恢复了六经的官学地位。此时乐经已经失传,故设五经博士。

  由于《乐》失传,六经在汉朝变为“五经”。唐朝时,演变为““九经”,列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到了晚唐,加入《论语》、《尔雅》、《孝经》,为“十二经”。

  在宋朝,《孟子》成“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合称“十三经”。“十三经”从此成为华夏文化的经典。研究这些经典的学问,称“经学”。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