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的《史记》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的“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几段《汉书》:

  (1)《汉书•艺文志》:“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

  (2)《汉书•司马迁传•赞》:“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我们知道,《汉书》系班固的苦心经营之作,上引两段话中出现的“史记”显然不是司马迁所写,这说明,“史记”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还是个通称。

  汉代以后至唐朝初年,官方修撰的史书中并无“经籍志”一栏,所以,对司马迁的那部巨著称史记,也称太史公书,对别的史书也称史记(历史记录之意),比如敦煌写本《贞男》称:“颜叔子,鲁人也……周时人,出‘史记’”,这里面的“史记”指的是《后汉书》的一条注。

  初唐人释玄应所撰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史记》云:‘籀者,周时史官教国子学童之书……’”中的史记指的又是《汉书》。(详见《汉书•艺文志》)

  把司马迁的作品正式定名为《史记》并赋予其官方权威色彩的是长孙无忌。

  《隋书》乃系长孙无忌与魏征、于志宁、李淳风等人联合撰成的。

  书成时间为公元656年,该书经籍志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创立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目录学有深远影响。

  《隋书•经籍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

  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立了《史记》的名称,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相隔了将近一千年之后,司马迁才为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争”来了一个正式的名称,我们倘若忽略了这一点,武断地告诉别人,司马迁写了一部当时就题名为《史记》的书,那就犯了以今断古的错误,同时也无从窥见史学前辈如司马迁等人进行史学创作时所经历的万苦千辛。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