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简介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汉书》为己任,经过二十余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汉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从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东观藏书阁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历时四十多年。注疏汉书者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1. 《汉书》相关作品
  2. 《汉书》保存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
  3. 《汉书》开创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
  4. 《汉书》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5. 《汉书》确立了书志体
  6. 《汉书》开创了目录学
  7. 《汉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8. 《汉书》史学地位
  9. 《汉书》内容特点
  10. 《汉书》作者:班固简介
  11. 《汉书》作品区别
  12. 《汉书》的后世评价
  13. 《汉书》考订之作
  14. 《汉书》版本
  15. 《汉书》与《史记》
  16. 《汉书》特点
  17. 《汉书》志与表
  18. 《汉书》体裁
  19. 《汉书》作品考究
  20. 《汉书》作者简介
  21. 《汉书》主要内容
  22. 汉书的评价
  23. 汉书注疏著作
  24. 汉书的史学地位
  25. 汉书的内容结构
  26. 汉书的写作动机
  27. 班固私撰《汉书》 
  28. 班固与《汉书》
  29. 《汉书》版本源流
  30. 前四史是什么?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