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生平与仕途
四岁丧父,由其母郑氏教养。为人勤学聪颖,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官馆阁校勘,景佑三年(1036年),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郑氏言笑自若,鼓励她的儿子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十月二十六日抵达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曾致书高若讷《与高司谏书》,责其不谏,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欧阳修个性固执,不懂变通,韩琦曾与欧阳修、曾公亮同在两府,俞文豹的《吹剑四录》记载宋英宗以为欧阳修性真,“公谓欧公性偏”。富弼说他“忘仁 宗,累主上”。晚年隐居颖州,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乃指珍藏的书本一万卷,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共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与自己一老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