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的生平

  生于江西南丰一个官宦人家,12岁就作了“六论”一篇,为当时所赞。年十六,即笃志为古文。

  十八岁时随父曾易占迁移至玉山县(在江西境内),其间周游当地,写成了《游信州玉山小岩记》,内容主要是记述玉山县的地貌,包括溶洞、岩石等等。

  二十岁时再周游全国,得当时名士王安石和欧阳修的赏识,后来成为了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并称“欧曾”。

  进士考试时,梅圣俞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将原本第二名的卷子取为第一。但却事有碰巧,欧阳修为了避嫌,取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

  1057年他中进士后,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越州通判,济州、福州知州。后受宋神宗邀请,到京师担任中书舍人,进行编修史书工作。曾巩参与了整理并校勘《战国策》、《说苑》等书。著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等。代表作为《墨池记》。其文风细,笔墨犀利。

  1083年卒,追谥为“文定”。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