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出萧山

  余暨,西施之所出。——《越绝书•逸文》(清•金山钱培名辑万卷楼丛书本)

  会稽郡•余鞋(六)越绝曰:西施之所出。——《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

  牛头山临江,山在县(永兴县)东南,水陆并行二十里。其山北,江水回流,舟行倚宿,犹未经过。说者云:牛头、苎萝,一日三过。——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按:孔氏所指的苎萝山,实在今萧山境内,因为只有萧山牛头山与苎萝山才“一日三过”。

  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川,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诗于西施石日:“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唐•范拽《云溪友议》按:西小江流经萧山,苎萝山在其临浦至所前一段东侧。

  紧萧山县本余暨县,两汉属会稽郡。汉末童谣曰: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故孙权改曰永兴,晋因之,隋省人会稽县。唐•仪凤二年复置,属越州。天宝元年改曰萧山县,泮水所出,水经以为浦阳江之别名,自外无水以应之。越人西施出于此县。——北宋•欧阳患《舆地广记》

  苎萝山,在县(萧山县)南三十里,有西子庙……——南宋•嘉泰《会稽志》卷九

  渔浦八十五里为苎萝,浦口有西施庙存。——元.张翥《题赵仲穆江浦归帆图》按:今义桥镇有渔浦街。

  苎萝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属苎萝乡,下有西施宅——明•嘉靖《萧山县志》(天一阁藏本)按:据该志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

  《舆地志》云:“西施、郑旦皆居苎萝。”余亲历焉,苎萝一山阜尔!访之父老,云:施旦皆居茅家埠,沿村有溪,曾浣纱焉。及访旧居,竟不可得。——清•茹铉《王会新编》

  西施宅,在萧山东南苎萝山,山下即西施宅,有红粉石。又:诸暨也有西施宅,浣纱石,辨者以萧山之宅为真。……苎萝山,……在诸暨县南五里,浦阳江之西,俗呼张家山,山下有浣纱石。而无西施之居,至今传疑。——清•西吴悔堂老人《越中杂识》

  《后汉•群国志》会稽郡余暨县,今萧山也。刘昭于余暨县下引《越绝书》注曰:西施之所出。则知为诸暨人非,喜而正之:两地苎萝山,谁生窈窕颜?信从端木笔,疑是子皮还。蓉采若耶近,艳逢浣浦艰。年年春赛日,歌舞不曾闲。萧山有土神祠,像为西施。——清•阎若璩《潜邱札记》

  苎萝村土地为西施。萧山县人。——清•谈迁佃匕游录•西施神》

  萧山旧曰余暨,自有苎萝山,滨临浦渡,古来有西施庙。——明•王思任诸暨《苎萝西子志》

  泉石流素香,昔年浣纱处。……还顾旧时伴,布裙相晤语……——明•来集之《题苎萝西子祠》

  西施住萧山之苎萝村,其地在萧山城南二十五里…...施亡后,乡人思之,为立祠溪旁,以其为乡所出。女名小姑神…,宋淳熙年敕封为土谷神,曰苎萝村土地先施娘娘。——清•毛奇龄《九怀词.苎萝小姑》

  金将兀术从上董岭(在今萧山境内)追杀康王,几为所捕,至苎萝川,忽见山间石壁彩虹纷起,光莹耀目,士卒惊愕。兀术下令搜寻,青山如帐,仅两间草舍而已,问之土人,谓是西施出生之地。——清•韩栋《湖南笔记》按:“青山如帐”者,即萧山苎萝山下青山帐村是也。

  西施庙在苎萝乡(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置)之东,殿五楹,余屋三间,有演台。

  苎萝山前有西施里.西施宅,宅前有红粉石,外有浴美施闸——民国《萧山县志稿》

  萧山县南有苎萝山,届苎萝乡。山下有西施宅。宅临溪。溪边有西施滩,红粉石。——明•万历《萧山县志》

  西施实生于吾萧,今萧山有苎萝乡。《后汉书》会稽郡余暨即萧山,注西施之所出。以诸暨者误。——明•来斯行《槎庵小乘》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