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妒的赵飞燕
赵飞燕以微贱的出身,凭国色天香和轻盈舞姿入主昭阳宫,母仪天下,历史上罕有(仅汉武帝卫皇后差可匹敌),自然成为人们吟咏的对象,或赞赏其婀娜,羡慕其幸运,如梁元帝萧绎(508~554)诗:“何言飞燕宠,青台生玉辉。”或诅咒她“红颜祸水”,指责她恃娇夺宠,妖媚惑主,生性淫荡,嫉妒残忍。大致从汉代以后,赵飞燕就成了人们说长道短的话题。
现存最早写赵飞燕的小说是《赵飞燕外传》,版本众多,通行本有:明顾元庆辑《顾氏文房小说》本,民国十四年(192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嘉靖顾氏夷白斋刻本影印;明程荣辑《汉魏丛书》本,民国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万历程氏本影印;清王谟辑《增订汉魏丛书》本,光绪二年(1876年)红杏山房刊行,民国四年(1915年)蜀南马湖卢树柟修订补印。各本俱题汉伶玄著,按伶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顾氏文房小说》本后附《伶玄自叙》,言“与扬雄同时”,历官至淮南相、河东都尉,然于史无载,不敢妄加臆断。
此书不见于唐人书目,最早著录的是南宋初年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赵飞燕外传》一卷,右汉伶玄子于撰,茂陵卞理藏之于金縢漆柜。王莽之乱,刘恭得之,传于世,晋荀朂校上。”今人吴志达先生认为“此书最早见于《文献通考》”,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盖因马端临(1254~1323)一字不替照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文,且有“晁氏曰”、“陈氏曰”云云。前辈学者考证,《赵飞燕外传》非伶玄所撰。司马光(1019~1086)修《资治通鉴》时,曾援引本书中披香博士淖方成骂赵飞燕姐妹“此祸水也,灭火必矣”的话入史[6]。按照阴阳家“五德终始”说,汉朝以火德王天下,而赵飞燕则被视为扰乱后宫、灭亡汉朝的祸水,《通鉴》采择入史,“殆以为真汉人作”。鲁迅先生认为:“恐是唐宋人所为。”吴志达先生的观点是:“我以为此书作者当晚于汉代而早于唐代,主要也是就文气格调来考察其时代特征,不类唐宋传奇风范;况且传奇小说在唐宋已卓然独立一体,声名显赫如韩、柳、元稹、牛僧孺,都公然写起传奇小说来,似再无托古假冒之必要。”侯忠义先生论证说:“或云唐末宋初人作,此说亦不可靠。考李商隐《可叹》诗:‘梁家宅里秦宫人,赵后楼中赤凤来。’赤凤亦见《飞燕外传》,是则已为唐人熟知故事;另,唐代作者不隐名,更无托名汉人作品的必要;其三,写帝王题材,唐人爱谈明皇,宋人乐道炀帝,故单独创作飞燕姊妹故事,亦属意外。估计当为东晋或南朝作品。”侯、吴二先生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学术界一般认为,六朝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正式发轫期,有着不同于此前叙事文体的显著特征,驳杂而又琐碎,各种不同性格、人品、情趣的人物都可以在作品中得到表现,这些特征被延续下来,形成为小说这一崭新的、与众不同的文学形式。因此,把《赵飞燕外传》议定为六朝小说应该是大致不差的。同一时期还有托名班固撰的《汉武帝内传》、托名桓麟撰的《西王母传》、托名郭宪撰的《东方朔传》,所不同的是后三传均为神仙方术题材,《赵飞燕外传》则将视野转向了人间生活。
《外传》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的宫廷荒淫生活。为了给赵飞燕的淫荡寻找血缘根据,小说不惜对其出身进行改造,说她们是江都中尉赵曼妻(江都王孙女姑苏郡主)与乐工冯万金的私生女,孪生,长曰宜主(即飞燕),次曰合德,俱冒姓赵。冯氏家败,姐妹俩经历了一段贫穷的生活,流落长安,“事阳阿主家,为舍直,常窃效歌舞,积思精切,听至终日不得食”。这时候赵飞燕经历了她生平最神圣的初恋,与羽林军射鸟者有情。“夜雪,期射鸟者于舍旁,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温舒,亡疹粟,射鸟者异之,以为神仙”。后召入宫,媚惑成帝,大受宠爱,立为皇后。合德亦入宫,封婕妤,进昭仪。姐妹俩专宠后宫,相互间争妒淫乱。赵飞燕为得嗣而浊秽宫闱,“多通侍郎、宫奴多子者”,机关算尽,然“终无子”。赵合德更是工于心计,巧于辞令,深得汉成帝欢心,称之为“温柔乡”。后因醉进春恤胶过量,导致成帝“阴精流输不禁”而暴崩,合德亦呕血死。小说通过赵飞燕姐妹的形象描写,旨在揭露封建帝王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兼托讽喻之意,为后世小说演述隋炀帝、唐玄宗风流韵事之先导。
在这篇小说中,赵飞燕淫妒的性格十分突出。她与射鸟者有染在先,入宫后媚惑成帝,又私通侍郎、宫奴之多子者,淫荡不堪。随着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她的性格向暴虐嫉妒、阴险诡谲方面恶性发展,终与合德反目成仇,为争狎宫奴燕赤凤而大打出手。合德泣拜曰:“姊宁忘共被夜长、苦寒不成寝,使合德雍(拥)姊背邪?今日垂得贵,皆胜人,且无外搏,我姊弟其忍内相搏乎?”这番诚恳的肺腑之言,使赵飞燕亦感动得痛哭流涕,姐妹俩始握手言欢。作者有意贬抑飞燕,褒扬合德克己谦让的品性,将批判的锋芒主要指向赵飞燕和汉成帝。
野史云:飞燕合德最后死得很难看。
身为一国之母而放荡无耻,赵飞燕绝不是孤例。晋代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又黑又丑又矮又胖,因为祖上的积德而当上了皇后。她和太医公开淫乱,还经常派人到宫外猎艳。洛阳一位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小吏,家里用所有东西都是宫里的,一抓去审问,才知道皇后幸了他一把。这个贾后不但荡、而且妒,后宫没有几个人能接近皇帝,最后还发动政变,把她的知遇恩人太后给废了。惠帝,就是那个说老百姓没饭吃应该吃肉粥的昏君,可能是因为老婆妻管严性饥渴而发痴了。贾后是丑人多作怪的一个极致。
其实中国历史上,淫佚之风盛行的有几个朝代,一是商朝和春秋战国时期,叔嫂、兄妹私通不是奇事,一嫁再嫁三嫁不成问题。二是汉代与南北朝,三是唐代,著名的乱唐脏汉,韦皇后竟然和自己的丈夫、公开的情人一起下棋。每次翻到这些历史,道学家总是气得要拿块豆腐一头撞死。这几个时期后宫出了好几个女色狼,说起来是因为她们的男人太不像话,昏庸、放荡、无能,或兼而有之。红杏不出墙,花开在这么龌龊的地方又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