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秋节
中秋赏月。
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AAAA)建设了厦门博饼民俗园。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提灯笼。
中国、香港等地的华人,在中秋节夜晚提灯笼.或将灯笼挂在门前。
江浙一带,除了普遍的豆沙咸蛋月饼,还有“鲜肉月饼”。鲜肉月饼不像其它地区的月饼,只有在中秋期间吃,而是一年四季都很流行。鲜肉月饼是苏式月饼的一种,起源于江苏扬州一带,口味属于甜味,做法属烘焙类。苏式月饼相比广式月饼,相对而言吃多了不会有油腻感觉,也不会太甜,产生高热量。
在浙江东部,与全国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中秋节是在八月十六,而非八月十五,并且传统上名称也是直接叫“八月十六”,与端午、重阳、冬至不同。
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猜谜。
在广东各地,中秋赏月时常吃月饼、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月光饼也时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