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词”所说的李纨

  “判词”所说的李纨

  80回后的李纨会是个什么样结局,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只能在前80回体会作者的意图了,其中第五回的“判词”和《红楼梦》曲是最为重要线索。

  判词:李纨(新版红楼定妆图片2)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这里,我只就“凤冠霞帔”谈谈拙见:很多人以为,在我国古代,只有诰命夫人才可能“凤冠”“霞帔”加身。所以,李纨既然穿戴着凤冠霞帔,就一定是诰命夫人,而且李纨的诰命身份是因为她的儿子贾兰将来发达了以后得到的。我查了查《辞海》,对“凤冠”“霞帔”的主要解释是: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帔”,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有不同。2.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

  据此看来,着凤冠霞披者,不一定就是诰命加身的贵妇人,也可能是刚成婚不久的小媳妇。所以,根据凤冠霞帔,没有理由判断李纨将来一定显贵。另,据我的看法,将来的贾兰也一定不会像后40回写的那样,去进个举人而发达得能为他的妈妈挣诰封。

  相反,着凤冠霞帔的是“美人”而不是“老人”。我们可以把这个细节,作为判断李纨时值年轻的重要佐证,从而推断她所着的凤冠霞帔就是婚礼服饰。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李纨幸福婚姻短暂的:新婚不久就生子,生子不久就失去丈夫,美好婚姻就很快结束,快得好像还来不及脱去“婚纱”——画中的“凤冠”“霞帔”、曲中的“珠冠”“凤袄”。她的美好时光随着她的生子,立马结束,即“结子完”。

  但是,李纨毕竟是个悲剧人物,值得我们同情,更值得我们挖掉造成她们悲剧的历史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

  此外,关于李纨,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证据不足”,我没敢写。“红学”是个见仁见智的学问,一方面需要慎言,一方面还要“争鸣”,为了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李纨,我把“证据不足”的部分简单附在这里,与各位共勉,更希望得到批评意见: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