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全诗赏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翻译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注释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查看全文...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查看全文...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查看全文...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相关名句
-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全诗赏析
-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全诗赏析
-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全诗赏析
-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全诗赏析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全诗赏析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全诗赏析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赏析
-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全诗赏析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全诗赏析
-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全诗赏析
-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