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全诗赏析

翻译
译文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注释焚书坑:秦始皇焚烧诗书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书籍烧光。帝业:皇...查看全文...
伴随着书本(“竹帛”)化成青烟消散,“万世帝业”的根基却也淘空掉了。这是说赢政企图用焚书的蛮横手段来愚化民众也许是成功了,然而他的权力根基(现代称“政权的合法性”)却也同时被毁坏了。不可一世的赢政指望依仗武力维持“万世基业”,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祖龙:秦始皇。曰“祖”,暗含“子孙...查看全文...

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公元前213(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查看全文...
秦始皇消灭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13年(始皇三十四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相关名句
-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全诗赏析
-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全诗赏析
-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全诗赏析
-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全诗赏析
-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全诗赏析
-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全诗赏析
-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全诗赏析
-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全诗赏析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全诗赏析
-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全诗赏析
-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