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宋《嘉》)

  【释名】黄瓜。

  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

  时珍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按︰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与陈氏之说微异。今俗以《月令》王瓜生即此,误矣。王瓜,土瓜也。见草部。

  【集解】时珍曰︰胡瓜处处有之。正、二月下种,三月生苗引蔓。

  叶如冬瓜叶,亦有毛。四五月开黄花,结瓜围二、三寸,长者至尺许,青色,皮上有如疣子,至老则黄赤色。其子与菜瓜子同。一种五月种者,霜时结瓜,白色而短,并生熟可食,兼蔬之用,糟酱不及菜瓜也。

  【气味】甘,寒,有小毒。

  诜曰︰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损阴血,发疮疥香港脚,虚肿百病。天行病后,不可食之。小儿切忌,滑中生疳虫。不可多用醋。

  【主治】清热解渴,利水道(宁原)。

  【附方】旧一,新六。

  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食十余枚,良。(《海上名方》)。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至烂,空心俱食之,须臾下水也。(《千金髓》)。

  小儿出汗︰香瓜丸︰用黄连、胡黄连、黄柏、川大黄(煨熟)、鳖甲(醋炙)、柴胡、芦荟、青皮等分为末。用大黄瓜黄色者一个,割下头,填药至满,盖定签住,慢火煨熟,同捣烂,入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大者五、七丸至十丸,食后新水下。(钱乙《小儿方》)。

  咽喉肿痛︰老黄瓜一枚去子,入消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医林集要》)。

  杖疮肿︰六月六日,取黄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以水扫于疮上,立效。(《医林集要》)。

  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消透出刮下,留点眼甚效。(《寿域神方》)。

  汤火伤灼︰五月五日,掐黄瓜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良。(《医方摘要》)。

  叶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小儿闪癖,一岁用一叶,生搅汁服,得吐、下良(藏器)。

  根

  【主治】捣敷狐刺毒肿(大明)。

  菜部相关丝瓜 越瓜 南瓜 冬瓜 败瓢 苦瓠 壶瓠 壶卢 苦茄 茄子  竹笋 草石蚕 山丹 百合 甘薯

《菜部·本草纲目》菜部  韭子 山韭  葱茎白 葱茎白叶 葱茎白汁 葱茎白须 葱茎白花 葱茎白实 薤白 胡葱  蒜叶 山蒜  五辛菜 芸苔   白芥 芜菁 莱菔 生姜 干姜 茼蒿 邪蒿 胡荽 胡萝卜 水英(芹菜)  紫堇 马蕲 茴香,八角珠 莳萝 罗勒 白花菜 辣米菜 草豉  蕹菜 甜菜 东风菜 护生草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水苦(谢婆菜) 翻白草 仙人杖草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水蕨  翘摇 鹿藿 灰涤菜(金锁夭)  秦荻藜 醍醐菜 芋(蹲鸱,土芝) 土芋 薯蓣 零余子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茄子 苦茄 壶卢 壶瓠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似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青芝(龙芝) 赤芝(丹芝) 黄芝(金芝) 白芝(玉芝,素芝) 黑芝(玄芝) 紫芝(木芝) 木耳 桑耳 槐耳 榆耳 柳耳 柘耳 杨栌耳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菌 舵菜 土菌 地芩 竹蓐 芦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